为怀,看着自己最出色的弟子,就是因为卷入朝廷的是非,才南下避祸害,如今来信回来,是想通了。
无心阐师安坐在对面,手拿着念珠不断盘绕,睁开眼看了一眼方丈,回道,
“方丈,十余载潜修,弟子游离京城,南下寒山寺,一路行来遍地流民,地方豪强欺男霸女,抢夺百姓耕田,天下怨声载道,并没有因为新皇登基而改变,所以说天命还在前太子身上,那才是个仁君,弟子本想放下残念,可终归放不下啊。”
方丈脸色一白,怎会这样,那么多年,还没有解开心结嘛,
“无心,世上的事,有因有果,我佛慈悲,讲究来世轮回,你现在可收了弟子。”
“回方丈,确有在江南收的弟子,入门后的法号为法静。”
无心阐师的弟子,就是在江南,被洛云侯灭门的汪家遗孤汪子晋,如今正式拜入禅师门下,()
是为法字辈,赐法号为静。
一直跟随身边伺候的弟子,虽无慧根,但胜在勤恳,自己曾经和汪家还有香火情,如今替汪家保留了香火,算是还了因果。
“哦,收了弟子好啊,有了弟子,想的就多了,不管如何,老衲这一辈,玄字辈的人也都老了,早就该让位了,能支撑到现在,就是在等你回来,静安寺乃是国寺,挑着天下的佛教的兴衰,所以方丈的位子,不是谁都能坐的。”
方丈一脸的苦楚,伸手轻轻摸着眼前敲了一辈子的木鱼,眼中有太多的不舍,可惜朝廷,直到今日,时隔十年之久才再次登寺祈福,
“方丈,您的用意,弟子知道,只是要想恢复佛家盛世,恐怕现在不成了,不说京城朝廷的态度,就说天下各地动荡不安,饥民遍地,以至于京南民乱四起,”
无心禅师终归是满脸的沉重,终归是忘记佛门的清修,乱世佛家只可繁荣一时,终归是要被天下权贵打压,宛如轮回一般,
“阿弥陀佛,无心,那你可有办法,为佛家躲过一劫,佛家承难,庇护天下灾民,可是替朝廷结了因果,如何能再受到打压。”
方丈闭上了眼睛,缓缓出声,当了这么多年的方丈,看过历代方丈的手稿,知道无心说的不错,天下大乱的时候,哪路诸侯都要打压佛家,仿佛是定数一样,如何就容不下天下寺院。
“阿弥陀佛,方丈,弟子也无太好办法,只有接触朝廷皇室,甚至地方权贵,才能暂时稳住他们,每逢大乱时候,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和藩镇,才是霍乱天下的根源,可惜,动不了。”
无心阐师想到了江南寒山寺,洛云侯嚣张跋扈的样子,更想到了那些精锐的‘鬼面骑,"天下唯一的精锐,更不要说天下节度使何其多,
“无心,你既然看得清,那就更应该顺其自然,佛讲的因果,轮回,天下的道就在其中,你只看到了佛家的劫难,可是没有看到,无论天下如何乱,总归佛是不灭的,
那些江湖门派可能在动乱年间,断了传承,后人无所学自然是没落,你可听说佛家断了香火,当然道家那些人也是一样。”
方丈满脸微笑,竟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