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感到一阵疲惫,脑中也不由得想到,民间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难不成,贾家如此大的家业,都不能传下去吗,
“你们两个,都是贾家的媳妇,都姓贾,荣国府要是真的出事了,你们还能安稳在这坐着,瞧瞧宁国府,匾额还在,主家出了事,尤夫人就没地可去了,”
随之也不解气,说话更重了一些,
“不说别人,老大家的,荣国府要是真没了,你还有娘家可回?老二家的,王家虽然富贵,但是真要是走到这一步,王家那边,你能回得去吗,你妹妹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你们二人好好想想,此事要不要压下去,你们拿意见,都回去想想,好自为之吧。”
说完,贾母感到一阵眩晕,鸳鸯见此,赶紧寻了过去,扶着老太太进了东屋休息,只留下两位夫人坐在内堂,相顾无言
只有王熙凤,
苦着脸扶着大嫂子,回了西苑,埋怨道;
“我的亲嫂子,您今晚怎么回事,那种话你都敢说?二太太那里,又当如何?”
也不愿凤丫头埋怨,本来事情就多,老太太心情不好,这样一来,大嫂子以后,在老太太心里,可就落下埋怨了,还不知怎么样呢,不过老太太也不会多说什么,二太太那里就未必了。
李纨在前头走着,擦了下眼泪,停下脚步,一脸坚定地回道;
“该如何就如何,无非是待不下去,我回老宅罢了,本就是对不住贾珠,他的死未必没有二太太的缘故,本就是快要好了,那一日,他竟然出来逛一圈,复又受了寒,药石无用,无力回天,也不知二太太和他说了什么,竟然那样不要性命,此事一直闷在我心里,今日一说,方可结了心中的心结,哎。”
看着大嫂子神色,心中有气,不像是说假话,一见她还要回李家老宅,王熙凤顿时急眼了,哪里能让大嫂子走,不说侯爷怎么看,就是侯府王姑母知道了,自己必然吃挂落,这些事情压下去就成,无非是太太几人听了,心情不舒服几天,大不了不去那边请安。
“哎呀,我的大嫂子,说归说,埋怨归埋怨,有些事别太着急,现在应该在府上先养着身子,而后等兰哥儿恩科过后再说,务必要保重身子为上,万事,不是还有我吗。”
王熙凤就差点直接点明了,这些事不用你操心,她都给兜底了,至于那些闲言碎语,等族老那边安稳下来,像老太太所言的那样,贾家的男子要是真有出息,如何会有今天的局面,宁国府那些人来荣国府寻麻烦,还不是因为宁国府主家出事,那一支族人担心未来的事,乞食来了。
二人走在西边青石小路上,李纨不由得摸了摸小腹,神情极为复杂,尤其是今日,复又提起了贾珠,实乃让自己难堪,可不说心中不平,贾珠病重而亡的事,确有蹊跷,埋在心底已经多少年了,
“凤丫头,不管是与不是,只有二太太心里清楚,那时候的事,虽然过了那么多年,对于我来说,恍如昨日,兰哥儿也是我唯一的念想,容不下我们母子二人,就放我们离去,”
李纨深情流露,打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