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魏逆> 第35章 门户计2

第35章 门户计2(2 / 3)

军,试图挑拨离间君臣关系!?

尔是何居心!?

第二个反应,则是当即下令有司严查出言之人。

哪怕没有查出什么罪行,曹叡此后也会将之疏远了.

故而,成为一方都督没多久的司马懿,并没有出言反对也就很好理解了。

在军中资历与职位皆不如曹真的他,何必去惹一身臊呢?

另一缘由,则乃他已然算是位极人臣了。

作为当今天子的顾命大臣之一,早在曹叡刚刚继位的时候,他就被赐下了开府、自辟僚属的权力,且如今又从庙堂出镇地方掌兵马,可以说,他此时声称一句“此生夫复何求”都很恰当了。

因此,在如今魏国宗室大将凋零、后继无力的实况下,他出言反驳曹真的方略,那不是给了他人一个“睥睨宗室”的攻讦理由嘛~

非宗室而掌兵权者,当慎言慎行耳!

而且同为顾命大臣的陈群都出言反驳了,天子曹叡若是能听进去,他反不反驳都一样;而若是没有听取,加上他的反驳也于事无济。

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待到曹真改变方略、试图自率雍凉主力从子午谷进军时,他就更无法出言反驳了。

要知道,子午谷南段的出口在东三郡呢!

也就是说,曹真督领的雍凉主力与他督领的荆襄各部进军的路线,重合了!

都是要取道黄金峡攻入汉中郡!

如此,伐蜀方略更改与没有更改有什么区别呢?

但曹真就这么“更改”了,那不是无智,而是很明确的告诉其他人,这伐蜀之意是他与天子的决策,尔等莫要复多聒噪了。

是故,司马懿还有什么好反驳的。

有这闲功夫,还不如早点督促荆襄各部作好伐蜀准备呢。

“子元,你且来看看这上疏。”

已然不再纠结伐蜀是否妥当的他,将复录书转给一旁的司马师。

是的,司马师来宛城了。

还没有出仕的他,去留颇为恣意。

而今正值残冬暮岁之际,他身为家中长子,自然也要赶来南阳宛城探亲,做一些为父送衣奉食以及禀报家中情况的孝道之事。

反正宛洛自古并称,官道通畅且距离很近,往来甚是便利。

“唯。”

恭顺应了声,司马师起身来到其父案几侧坐下,接过复录书。

就是态度有些不认真。

第一眼之时略微诧讶挑眉,旋即便一目十行快速掠过,数息便把复录书放下了。

如此作态,也让司马懿轻轻蹙起了眉毛。

有机会观摩军国大事,怎么能如此玩忽呢?

且他离开洛阳也没有几年啊,被誉为名士的自家长子,就被他人奉承得如此自傲、目无余子了?

他的反应,也落入司马师的眼里。

当即,便泛起笑颜,轻声说道,“阿父,并非孩儿对此上疏不屑一顾。而是此上疏中所言,除却秦岭谷道夏秋时节多雨之外,其余所言所论,孩儿早在数月前便知晓了。”

噫!

我儿竟早就知晓了?!

夏侯稚权不是这个月才上疏庙堂的吗?

饶是早就养成荣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司马懿,也被长子之言惊讶到了。

而司马师也没有等他发问,紧接着就将数月前与夏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