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魏逆> 119.第119章 不争

119.第119章 不争(2 / 3)

很珍惜这次督领洛阳中军北来的机会。

且他自己心中清楚,天子曹叡委以他为主将,不止是因为他性格谨小慎微,更大的因素是现今在洛阳的诸多宗室子弟中,他最为年长!

对他而言,这是挑战也是机会。

他日后能否有若已故曹休或曹真一样的地位,门槛就是此战的胜负了。

故而,他心中细细过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失措之处后,便取来笔墨一一录于书,传去洛阳让天子曹叡过目。

虽说,曹叡并没有这种要求。

且曹叡素来很信任前线都督的调度,从不干涉战事的指挥。

但秦朗觉得有了曹休的石亭败北的前车之鉴,自己还是作书上禀的好。

反正也不耽搁多少时间。

至于,夏侯惠方才所说的小伎俩,他还尚未与田豫商讨是否可行嘛~

那倒无需担忧了。

就如他不会回绝田豫想讨要洛阳中军的骑卒、前去定襄郡杀胡口设伏一样,田豫也不会在这些细节上提出异议。

洛阳,宫禁东堂。

署理完当日政事的天子曹叡,没有走进偏殿休憩,而是直接摆驾归去了天渊池。

不过,在离开之前,还独留散骑常侍王肃陪同在车驾侧畅谈了一路,从脸庞上的神采可以看出,曹叡的心情颇不错。

因为他昨日便看到了秦朗的书信。

也还私召来了护军将军蒋济,一并计议秦朗上禀的作战筹划。

对此,蒋济没有提出任何建议。

只是声称自己看不出战略上有什么失措或者遗漏之处;且还以自己不可能比田豫更了解边郡之事为由,回绝了曹叡的问题:贼子轲比能可否会走杀胡口?

对此,曹叡当然不会强求。

而且觉得既然蒋济都挑不出作战部署的漏洞,那么此战的胜算应是很大的。

所以他心情也变得畅快了起来。

顺带的,也对夏侯惠的转变颇为欣慰。

秦朗在详细录战略之书中,提及夏侯惠时是这样的——

“太守豫有一战毕全功之心,乃独谋定襄杀胡口斩首之计,闻惠勇猛过人,欲以惠为将而往,惠辞,举中坚营骑督张虎代之。后惠表此事于臣,且进离间贼子轲比能与步度根之策,臣复问惠欲往杀胡口否,惠意弗改。”

此竖子终于明了朕的期待,开始褪去浮躁了!

当时天子曹叡看罢,心中是如此作想的,也促成今日将王肃留下交谈之举。

嗯,说得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话。

如回想起已故王司徒的侍君趣事,如问及王肃家中诸子学识如何了,是否可堪入宫为郎了;且还夸赞了王肃教女有方。

一直待到二人分别之时,才如此叮嘱了一句。

“王卿与夏侯伯权素来相善,且今有姻亲之谊,若碰巧逢面了也当劝说他一二,让他莫要再记恨夏侯稚权先前行举,免得让外人笑话兄弟不睦、有损家门声誉。”

天子都如此叮嘱了,王肃自然也不会怠慢。

在下一次听朝日,他便主动创造机会与夏侯衡恰巧相逢了,在转述天子曹叡的话语后,还不免分析了句,“伯权,陛下乃聪颖之主,必然不会无的放矢。今令我来劝和你兄弟二人,应是稚权在并州有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