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涛声依旧> 分卷阅读5

分卷阅读5(3 / 9)

他跟张母一样是个要强的性格,别人越是觉得你这里不行,那就越要让自己在这方面强过那人。而且,学好普通话对自身也有很大益处,中国五湖四海,人们的口音都不同,想要顺利沟通,最好的工具还是通用的普通话。

张扬想,就像老大爷说的,这不是什么难事。他在心中暗自决定,别的什么都先不说,就这普通话,一定得练好。

于是从这天开始,张杨放工回家就开始扎根儿在破收音机前面,跟着广播新闻里的播报员念,韩耀放工回家说想听首歌缓解疲劳,那也不好使,谁也别想动广播一手指头。

韩耀对此表示无奈,“不知道你这是抽得啥疯……”

张杨严厉的要求他修改措辞,“不是‘啥’,是‘什么’。”

韩耀:“……”

张杨继续跟收音机较劲,忽然想起来什么,回头细细打量韩耀,问道:“哥,你今天身上一点儿没脏,你没干活儿?”

“嗯,今天没干活儿。”韩耀从碗架子里翻出个豆包,“卸火车不是长久之计,我今天跟人合计事情去了。这豆包你咋蒸的,馅里边儿这是什么玩意儿,卧槽咋还吃出苹果皮子了呢!”

“南墙摘的海棠果,吃不了要烂了,让我给剁碎拌里头蒸了。我觉得挺好吃的啊,而且,”张杨义正言辞道:“不是‘咋’,是‘怎么’。”

“……”韩耀仰天长叹,搂着桃酥上前院邻居家看电视去了,留张杨自己在家跟播音员激情洋溢,深情勃发的念:“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

虽然一门心思的研究普通话,张杨也没忘了最近的大事――苏城和陈晓云的婚礼。

陈叔嫁闺女,排场大得很,把剧院一楼大厅空出来设宴;而苏城家也不含糊,摆上三十六桌酒菜,请双方亲戚朋友,剧团里的大家来喝喜酒,甚至平日要好的街坊邻居也给发了请帖。

人家办婚礼请客吃饭,宾客自然要给封礼金。张杨原来在家里,凡有结婚的都是送礼物,只有几家有钱的,在十里八乡有头脸的才送礼金。可现在是在城里了,也不知道这边儿是怎么个习惯,别到时候在那么多人面前拿不出手,闹出笑话。

韩耀说:“你先拿五十去,肯定只多不少,到时候看看别人怎么给,你也怎么给,这不就完了么。”

张杨觉得有道理,就按他说得办。

十一月十二日上午,韩耀骑自行车把张杨送到地方,顺便参观了下剧院大楼外貌。俩人商量好了,韩耀今天还跟人谈事情,差不多婚礼结束就能回来,到时候还在门口台阶旁边接他,然后一起去副食店买盐和酱油。

送走韩耀,张杨扯了扯干净白衬衣上的褶皱,走进装饰了彩纸和拉花的实木门。

这么喜庆隆重的日子,大厅顶棚所有灯全部打开,灯火辉煌,圆桌铺上红桌布,还没开始上菜,上边儿只摆着插玫瑰花的小花瓶和烟灰缸。厅门口摆放一张长桌,有个男人在记礼帐,张杨见一般人都拿十块,有些人拿二十。他想了想,觉得好哥们儿一辈子的头等大事,拿少了自己心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