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的解释道:“对不起,这事情是我没办好。其实那天我家先生也在一品街,只是当时有保安队的人在。您也知道,我家先生是做生意的,平白无故跟那帮人少扯上关系的好,所以才要我来帮您解围。”
对方的说法似乎很合理,可这不足以打消沈延生心头的疑虑。如果是正经的见面,大可以说明来意,何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
抬头望了望当铺门口的招牌,沈延生问道:“你家先生是做什么生意的?”
青年回头指了店铺说:“我家先生是个及时雨,专门救人于水火。”
27第二十五章
沈延生在青年的带领下进了当铺,光从外观摆设上看,这家跟别的铺子没有什么大区别,都是中规中矩的柜台,后面站着几个伙计。
伙计们各司其职,谁的手里也没闲着,即便是在这样没有客人上门的时候。看见沈延生从柜台边过去,他们也只是淡淡的拿眼睛扫他,然后扭头又专心的对着算盘或者账簿,仿佛沈延生的到来完全不是个陌生突兀的场景。
走过一条略显阴暗的走廊,青年引着沈延生上楼梯。那楼梯有些年头了,脚踩上去嘎吱嘎吱作响。因为整间屋子造得不是很高,所以顺着楼梯一往上走,便离着天花板很近。沈延生微微的拱起身,边上有一扇气窗,明亮的阳光透过方形的窗户照进来,在木质的楼梯上落下一块白色的形状。
青年走在前面,一言不发,倒是沈延生半道很想调侃似的问一问“你家先生是不是姓宋,单名一个江字”都没机会下嘴。
及至两个人走完了那截老旧的楼梯,又转了个弯上到一个仿佛阁楼的地方,青年才止住脚步。
眼前的房门是半闭着的,只能从门缝里看到半面微弱的阳光。沈延生心里好奇,说这位先生遮遮掩掩,难道还就好这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趣味?
这时候,青年轻轻的敲门,一边敲,一边在嘴里唤道:“先生。”
房间里并没有传出人声,但青年却像是接到什么无声的暗号一样推开了门。
跟楼梯一样,门开启的时候,也是别别扭扭的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响,好像被潮气坏了关节的骨头,一闭一合总是透着点不利索。
跟外面的昏暗比起来,房间里像是一方光明的净地,透彻的光线从敞开的窗户里灌进来,几乎是迎着沈延生的视线灌了个铺天盖地。
就在他双目微闭的时候,身边的青年对着房间内部朗声说道:“先生,那天你让我请人我没请到,今天真是缘分到了,我又把人给您请来了。”
顺着他说话的方向,沈延生在一弯圆拱型的装饰门后,看到了一个男人。男人躺在一张摇椅上,脸向上仰着,是个闭目养神的姿态。身上一件藕荷色的长衫,外加紫黑坎肩。坎肩底子里暗暗的印了许多金丝线进去,摇椅一晃,便晃得他浑身金光熠熠。
视线再往上,沈延生又惊奇的有了新发现――原来这位周身富贵的先生竟是理了个极度不搭调的光头,虽不是全光,可那头发短的实在是过分,用个“光”字概括毫不为过。
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