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的陈家老店,这菜的味道就是好,别处都做不出这么好的。”
桌上的其余几人纷纷附和,毕竟这佛跳墙光闻着就浓香扑鼻,吃进去后咸鲜适口,回味无穷,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美食,郝家人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因为郝主编的关系,美食还是尝过不少的,一般的菜肴根本入不了他们的嘴。
“爸,做这道佛跳墙的是不是从白池那跳出去的那个大厨?”郝主编的女儿是白池的脑残粉,一来就问了最关心的问题,“你觉得他们两家的佛跳墙谁的好吃,味道有没有差?”
“那一定是陈家的好吃,传承在这儿。”郝老爷子立马接话,作为老一辈,他可是陈家餐馆的忠实拥护者。
郝主编的神色有点复杂,这盅佛跳墙确实不错,但却少了某种诱惑人的味道,里面的食材虽然没有改变多少,但就是那一点点的改变,让整道菜的口感发生了改变。
如果说在白池那家餐厅吃到的佛跳墙是各种食材组合起来的有机和谐体,那今晚尝到的就是这个和谐被打破了,有些食材互相碰撞,就跟打架了似的彼此斗的鼻青脸肿。
看来这个金大厨离了白池,还是飞不起来啊。
郝主编想起金大厨从白池那家餐厅离开的时间,再联系陈家宣传年夜饭的菜单,心里有了个大胆的猜测,表情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但这种没有根据的猜测他不会说出来,只是接下来上的菜里多多少少都带着白池那家餐厅的影子,他就有点不淡定了。
听着自家老爷子对陈家餐馆的赞叹,郝主编默默地吐血,他之前确实挺看好陈家的,虽然近几年来有所式微,但基础摆在那里,推出的菜品虽然缺少新意,但胜在有自己的风格,雅致,古意,正统,但现在看着满桌的菜,他突然失去了品尝的胃口。
金大厨确实有几分本事,陈家的厨子也不是吃素的,刻意的模仿和融合让食客觉得新鲜与美味,但赝品永远只是赝品,白池的厨艺不是那么好模仿的,而且两家的烹饪风格差别太大,一个崇尚食材本身的鲜美,另一个却追求烹调手法上的极致,当自然遇上匠气只是变成四不像,既没了自然的灵动,也没了匠气的精致,反而在各自领悟沦为下乘,陈家这次真的是走了一步烂棋,画虎不成反类犬,真真是可笑。
陈编剧心下叹息,突然想起一句话叫“不作不死,非作必死。”
第66章
春节这段时间,陈家的“滋味轩”客似云来,赚了个盆满钵满,加上刻意的宣传和引导,陈家的名气一时间水涨船高,本市的美食小报也开始争相报道,整个“滋味轩”开始出现蓁蓁向嵘的气象。
郝主编正坐在电脑前校对一篇养身报道,就听门外传来呼喊声:“主编,您的外卖到了。”
今天是元宵佳节,可惜做他们编辑这一行的根本没有过节这一说,所以郝主编早早地在白池那预定了两份元宵,如今一听外卖到了,赶忙从凳子上蹦了下来飞速地往门外赶,生怕去晚了自己到嘴的美食就被人给抢了。
要知道白池餐厅的元宵可不好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