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否则也不会向姚妙仪做无谓的求援。
姚妙仪的目的是要永安郡主生下皇嗣。她只得继续说着谎言,“郡主莫要想太多了,我们明教是支持郡主的。上一次你不也看到了明教教主亲手所写的书信了吗?”
其实所谓的密信,是朱棣的谋士所写。
永安郡主缓缓摇头,说道:“朱元璋虽然信誓旦旦安慰我,说生下孩子后,会给我和孩子名分,换一个身份进宫,从此一家团圆。可是我担心他会食言,到时候去母留子,孩子被送到深宫,而我继续被幽静在湖心小筑,从此母子分离,永无相见之日。”
“妙仪,一个被马皇后抚养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和明教合作,反抗自己的父皇?可能我们现在定下的盟誓,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姚妙仪惊讶道:“皇上金口玉言,还能反悔不成?”
“你还是太年轻了。”永安郡主嘲讽一笑,“人若身居至高无上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不愁找不到正当的理由。一言既诺,就是金口玉言。反复无常,就是帝王心术。总之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哪怕指鹿为马呢,也有无数人鼓掌说皇上圣明。”
姚妙仪暗道,如此看来,永安郡主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胡思乱想。郡主的父亲张士诚还是苏州吴王时,身处最纷乱复杂、群雄逐鹿的年代,看惯了你方唱罢我登场,见惯了尔虞我诈,生离死别,她不信朱元璋能守诺。
姚妙仪坦然说道:“郡主,倘若真走到那一步了,老实说,我也无能为力,看看教主是否有办法吧。”
永安郡主叹道:“我被幽禁在此,身边皆是皇上的亲信,平日也就和苏州同乡胡善围说一些家乡往事,善围是个不错的女子,但我不敢信她。外面有些我们张家旧日的幕僚门客和亲随,但现在我也不知他们是否还挂念我这个旧主,或许早就改弦易辙,忠于朱明王朝了吧,唯有你——和你能够讲几句真话。”
姚妙仪正色道:“多谢郡主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