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徐后传>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170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170(3 / 4)

“朕自从登基以来,勤勤恳恳,从无一天松懈,连病痛时都坚持批阅奏折。朕整顿朝纲,肃清吏制,爱惜百姓,可是那些人却把朕比作秦始皇,骂朕苛刻,独断专行,朕分封儿子们,他们又怨朕分封太奢,当一个明君怎么就这么难呢?”

马皇后轻抚着洪武帝的太阳穴,说道:“又头疼了吧,皇上,我是妇道人家,后宫不得干政。论理,谈到政事,我应该回避才是。只是这几天我听允炆这孩子讲史书,把古时凤阳历朝历代的灾难都说了一遍,皇上居住的村落属于太平乡,其实那个地方从来都不是太平之地。太平只是百姓的理想罢了。”

“就好像婴儿出生时算八字,阴阳五行,五行缺什么,金木水火土,小名里就写个什么字。乱世出英雄啊,皇上荣登大宝,一心想将饱受痛楚的家乡变成苏杭那样的人间天堂,甚至一度想要迁都凤阳。若要成就如此基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定有各种阻碍,这次凤阳地动,是老天在考验皇上扶持凤阳的决心。越是紧要关头,皇上就越不能退缩,摇摆。”

马皇后将地动由天谴转移成了考验,洪武帝暗淡的眼眸渐渐亮了起来,“你说的对,凤阳自古以来是多灾多难之地,否则朕的父母兄弟何以饥饿而死呢,朕现在都记得荒年的时候连树皮都啃光了。如今的凤阳虽远不如江南繁华,但至少是史上最好的时候了,朕免去凤阳的税赋,百姓安居乐业,朕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家乡。”

马皇后点点头,说道:“天谴是天谴,天灾是天灾。天谴是因世间无道,老天为警高世人而用,而天灾和人间政事没有关系,该发生就发生了。非要把天灾说成天谴,逼皇上下罪己诏,其心可诛!”

洪武帝感动至极,情不自禁说出了马皇后的闺名,“秀英,你真是朕的贤内助。”

马皇后和洪武帝相伴多年,她的处世之道是在小事上可以让步,可以想方设法劝谏丈夫,但只要是军国大事,不管孰对孰错,她都必须坚决的站在丈夫这边,安慰丈夫,鼓励丈夫。

帝后齐心,方能稳住朝政,稳住江山社稷。马皇后知道这样朝中必然会起一阵腥风血雨,那些坚持天谴之说的大臣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可君威和皇族的尊严本来就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谁若触犯,立刻化为白骨。

作者有话要说:  朱元璋对家乡是真爱,为了增加家乡人口,他甚至赦免了死囚的罪,要他们去凤阳种地:

洪武元年(1368年) 整修濠州城。整修的城开6门,有9条街、24坊。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 朱元璋下诏,以临濠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从此,一个动用百万之众,征集全国物资,耗用万万计银两的浩大的中都工程,在这里开始了。

改钟离县为中立县。

同年,朱元璋命临濠府加修寝园,厚封广植,崇列华表,始称皇陵。

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 朱元璋令迁徙苏杭一带民众4000余户至临濠府耕种。所种之田永为己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