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徐后传>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174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174(3 / 4)

是怎么守住的,凤阳百姓甚少知道内情,都以为是太子赈灾的功劳,但是在河堤上苦熬的将士

们心里有杆秤。

将士们私底下的抱怨传到东宫太子耳边,朱标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赞善大夫宋濂劝道:“殿下莫要烦心,更不能疏远了燕王。殿下是储君,是这次赈灾的钦差大臣,殿下信任燕王,才会命燕王守护堤坝,就像一军主帅,要统筹全局,岂能和手下大将争一战之功?”

朱标被老师说中了心思,脸上有些僵,说道:“听到那些闲言碎语,我也是一笑了之,并无追责。”

宋濂赞道:“这就对了,殿下是大明储君,应当有此胸襟,不用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凤阳赈灾一事,殿下的首功无人能抢。除此之外,殿下还应当在奏折中大肆赞美燕王,尽可能将功劳推给燕王,皇上最喜欢兄弟和睦,定龙心大悦。”

朱标叹道:“只是燕王从小性子寡淡,未必领情啊。我请他来帐中一起用饭,本想饭后和他好好叙话的,可是他沉默寡言惯了,我问一句,他答一句,谈了父皇母后的身体和兄弟姐妹一些琐事,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不过我看他在军中和将士们聊的倒挺投机,他比我得军心啊。”

宋濂说道:“燕王自幼在军中长大,他得军心不足为奇。不过太子是一国储君,民心所向,百官臣服,太子莫要妄自菲薄。”

听老师这番开解,朱标心中稍稍平衡了,可每天听那些将士们赞扬朱棣,朱标到底有些意难平,找了个完美的借口,将朱棣支走了。

朱标说道:“四弟,你在太平乡孤村历练有小半年,地动时孤村和龙兴寺皆有损毁,听闻智及方丈的舍利塔都榻了,你带一些赈灾的粮食布匹等物回去看一看。”

龙兴寺是皇家寺庙,朱棣和淳朴的孤村百姓相处了些时日,多少有些感情在,既然太子都发话了,朱棣当天就太平乡孤村而去。

伤病营人手紧缺,徐妙仪要留在那里照顾病人,没有和朱棣一起回去。

不过临行前,徐妙仪嘱咐马三保说道:“那晚走的仓促,来不及抓两只看门的大白鹅,这次回孤村若恰好逮到了,就抓进笼子里带过来。”

马三保听了,屁股顿时一紧,那天被大白鹅啄伤的部位似乎还隐隐作痛。

朱棣说道:“我大概三天就回来了,你注意休息,莫要太劳累了……病人是看不完的,你的身体也不是铁打的。”

徐妙仪点头应下。

和春天隐姓埋名在乡下种地的历练不同,朱棣这次是以燕王的身份回去的,以示皇恩浩荡,队伍前面有举着蟠龙旗帜的黑甲武士,两边是举着青、红、黑、白旗帜的骑士,每一面旗帜下面皆是穿着和旗帜同色战袍的武士,他们全副武装,后面还跟着举着引幡、戈氅、青方伞等物的锦衣卫,均长相威武,鲜衣怒马。

纪纲瞧见这些负责仪仗的锦衣卫,羡慕不已,他嘻嘻笑着挤到了明月身边,狗腿子似的躬着腰说道:“你刚入锦衣卫不久就升了小旗,得毛大人器重,以后富贵高升了,希望能沾光提携我呀。我的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