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所以没禀告给皇上知晓,暗地说服了靖江王销毁火器,回头是岸。求皇上莫要怪罪燕王,他也是逼不得已才隐瞒皇上的。”
若是寻常政客,可能会乘着机会落井下石,将燕王也一并卷入谋逆大案。但是老狐狸李善长能够准确的拿捏住分寸,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朱元璋顶住朝野内外的压力,一定要搞什么“法古建邦”,是因为他最信任的始终都是儿子们!
在这个时候说燕王要和靖江王联手杀父谋反,多疑的朱元璋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对李善长更加起疑心。
李善长揭穿此事后,朱棣和徐妙仪即使将来有了证据,再出面指认他是凶手,朱元璋也不会相信他们了,觉得他们是在报复李善长。
朱元璋暗自思忖,朱棣这个孩子从小是个冷情的性子,他对朱守谦并没有如此深厚的叔侄之情,他甘愿冒着不忠不孝的风险遮掩此事,肯定是为了徐妙仪这个闯祸精!
朱元璋说道:“命刑部秘密将此事交给锦衣卫细查。”
洪武帝极有涵养,满腹心事,心中五味杂陈,依然和颜悦色的将李善长留在宫中,设了宴席送别这位老臣,在礼仪上丝毫没有怠慢这位老臣,好像方才的惊涛骇浪根本没发生过。
李善长在宴席上似乎也十分尽兴,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光明磊落的举杯和朱元璋回忆过往种种:
“……微臣至今都记得初见皇上时的情形,那时皇上刚平定滁州,赶走北元蛮人,微臣率当地名士相迎,皇上礼贤下士,和微臣一拍即合,以军机大事相托,微臣甚是感动,当即决定以命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