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徐后传>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241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241(3 / 4)

有张良的美称,他应该不会想出这种调换御赐之物的小伎俩,我们要仔细防范,他必定还有后招。”

胡惟庸觉得老上司小题大做,“刘基已死,棺材都出殡了,我们何必惧怕一个死人?”

李善长长叹一声,“死人比活人可怕,因为死人不会再犯错,人们惦记的大多是他的好处。你对刘基无礼,并且调换御赐之物的事情那么快就传到市井,人尽皆知,难道只是刘家人传出去的吗?”

胡惟庸说道:“那些市井流传的话太荒诞了,皇上不会信的。”

李善长摇摇头,“就是刘基的妙处了。市井中人就是喜欢传这种似是而非的流言,譬如狸猫换太子,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宫廷?但老百姓愿意相信,并且口口相传,没有谁会去探问真相。如今你苛待刘基,调换御赐之物的事情都被说书人编成话本在茶楼酒肆里流传,背后定有人推波助澜,我担心浙东党死灰复燃啊。”

胡惟庸说道:“浙东党已经消声灭迹了,只要我还在宰相的位置上,他们休想卷土重来。”

言下之意,就是怪李善长手伸的太长了,如今淮西党的领袖是我胡惟庸,不用劳烦老师您操心了。

李善长听得心灰意冷,胡惟庸自高自大,已经没救了。当初推举他当丞相的时候,还谦卑有礼,战战兢兢,八年过去,物是人非。

接下来胡家出了两桩神迹般的事件,胡惟庸再次大出风头。

第一桩是胡惟庸家的花园水池里突然冒出了喷泉,并且长了一个石笋!

天降祥瑞,胡惟庸在水池边大宴宾客,来者多是淮西党,泼墨作诗,歌功颂德,赞胡惟庸功绩盖世,引来了祥瑞。

这些诗作很快传到了市井……还有洪武帝的御案前。洪武帝看着诗歌上一个个高官的署名,眼神冰冷。

第二桩更加轰隆京城,据传胡惟庸家的祖坟半夜时突然发出阵阵红光!照亮了夜空,一直到天明时方散。守坟人和附近的村民亲眼所见,胡家人赶到京城报喜,隔天市井茶楼里就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胡惟庸家祖坟冒红光,并且亲眼看见红光里飞出了一条金龙……

听到了这个传言,茶楼雅座里,李善长静静的听着听着茶客们的议论,一言不发的回家,次日,李善长病倒了,并写了奏本请辞,说自己老迈,实在无法继续为大明效力了。

洪武帝派了太医为李善长诊治,李善长额头滚烫,身上发寒,太医回禀皇上,说得了伤寒,病情严重,不是装病。

多疑的洪武帝才准了李善长的辞呈,并给予厚赐。

李善长昨晚在穿着单衣,以老迈之躯在秋风里吹了半夜,不得伤寒才怪呢!

连结发多年的老妻都没有发觉丈夫的打算,还为李善长可惜,“唉,好容易从凤阳乡下回到京城,这官位还没坐热呢,就生了一场大病。”

李善长暗道:不生病,就要被胡惟庸一起拖到绞刑架了。

每次吃药,李善长只喝一口,剩下的药汁都暗中泼到了池塘,因此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

燕王府。

朱棣双拳重重砸在书案上,“李善长太狡猾了,他已经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