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曰:“伏惟小邦自恭愍王无嗣薨逝之后,辛旽子禑冒姓窃位者十有五年矣。迄至戊辰春,妄兴师旅,将犯辽东,以臣为都统使,率兵至鸭绿江。臣窃自念小邦不可以犯上国之境,谕诸将以大义,即与还师,禑乃自知其罪,逊位子昌。”
“昌亦暗弱,难以莅位……于是一国大小臣僚、闲良、耆老、军民等以为军国之务不可一日无统,推戴臣权知军国事。臣素无才德,辞至再三,而迫于众情,未获逃避,惊惶战栗,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众志之不可违、微臣之不获已,裁自圣心,以定民志。”
此外,李成桂拟了两个国名,“朝鲜”和“和宁”,遣使者交给洪武帝,请求大明裁定国号,洪武帝觉得“朝日鲜明”文雅古韵,便御笔勾下了“朝鲜”,下诏曰:“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朝鲜立国,李成桂迁都汉城(今首尔),是为朝鲜□□,封了爱妾七点仙为和义翁主。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且说李成桂攻破开城,北元纳哈出坚守金山,斩杀军马为粮食,望眼欲穿都盼不来高丽国支援的粮草,却听到了高丽覆国,李成桂登基的噩耗。
纳哈出自知大势已去,燕王朱棣亲自入军营招降,朱棣身边大多是张玉、火里火真这种从北元投降的大将,在诸人的劝说下,纳哈出决定投降大明。
不费一兵一卒就赢了纳哈出,主帅宋国公冯胜大喜,为表示大明的诚意,当夜开宴,将纳哈出请到上座,两军尽欢,痛饮美酒,就当大家举杯一笑泯恩仇时,酒宴突然变故横生!
酒过三巡,大家都喝得有些微醺,纳哈出说的都是蒙古语,他将杯子里的酒浇在地上,和身边的大将说了一句话。
开国公常升听不懂蒙古话,身边有一个赵指挥使懂得蒙古语,他脸色突变,在常升耳边说道:“不好,纳哈出对亲信说他们只是诈降,等把我们灌醉了,他们就反攻大明军队。”
常升大怒,酒劲上头,没有多想,立刻走过去拔刀劈砍纳哈出!纳哈出是主宾,由朱棣亲自作陪,眼瞅着纳哈出即将当场毙命,朱棣抡起椅子格挡常升的大刀,推开了纳哈出。
纳哈出一怔,而后也拔出佩剑刺向常升,用蒙古语怒吼道:“原来招降是假的!竖子安敢暗算与我!”
见主帅受辱,纳哈出手下大将也纷纷摔杯拔剑,方才充当翻译的赵指挥使目光闪过一丝嘲讽的笑容,毅然拔刀砍去,被刚刚投降的北元大将们一哄而上,当场毙命。
大明主帅老将冯胜当机立断,将常升拉到身边,啪啪两个巴掌扇过去,“胡闹!多喝了几杯酒就开始耍酒疯!差点惹得军队哗变!你这个醉样真是辱了你父亲开平王常遇春威名!”
冯胜老当力壮,两个巴掌也没有留情面,常升的脸都被打肿了,牙齿都被打飞了一颗,整个人惊呆了。
朱棣首先弃剑,大声叫道:“放下武器,方才开国公喝醉了!你们别跟着起哄!”
洪武帝法古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