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非常动人,浮上一层淡淡的水雾,像是在下雨,卫余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点了点头。
这餐饭结束的时候,张贺来接他们,顺便和卫余敲定一些宣传的事宜。这部片子题材已经是边缘,注定拿不到很高的票房,要是宣传工作再不做好,就等着回家喝西北风吧。
在宣传中,肯定是要突出导演是卫余,题材来源于数年前那次大案,是对社会的沉痛反思,但在演员的宣传上,就有很多细节可以讨论了。
顾阳是主角,这点毫无疑问,可是张贺也怕他真演砸了,以防万一,还是低调一点,重点放在年轻,资历浅上。要是演好了,就是卫余慧眼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少年天才。要是不好,还可以解释是新人触电没经验,好歹演了个主角啊。
当然,后一种情况要是出现了,也只能避免被骂的更惨了。张贺不能说是不着急不紧张,但他仔细一想,以楚今夜的能力,真有那天,也不过是闭门几天过风头的事儿,也就淡然了,反正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卫余走到停车场,对顾阳微微一笑,道:“很期待你的表演,到时候见。”
离正式开拍的时间,不过两个月不到。
顾阳垂下眼睛,轻轻地道:“……好。”
他的手无意识地攥紧,握成了拳。
第19章 开拍
这两个月,顾阳基本上都是在楚家渡过的,天天不断的思考,练习,再分析。
越是思考,越是忐忑,演员和角色间,好像隔了一层膜一样。他挣扎,颤抖,拼命想要捅破它,可效果甚微。而且不知道是为什么,顾阳在揣摩阿明这个角色的时候,总会感到一种奇异的痛楚,提醒着他,他刚刚做的角色分析,只是肤浅地停留在表面,总有更深的,更重要的东西没有被发掘出来。这一点上,宋京也帮不了他,因为说到底,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是不同的。
顾阳性格上有一种很固执的东西在,他平日和你温温和和,很好说话的样子,但一旦他认为一件事是这样的,你就很难改变他。他觉得这个角色不对,不对,怎么演都不对,就想方设法地要找到真相,像在破解一道数学难题一样。每天反反复复重复那几个动作,走来走去,说来说去,薄薄的剧本被翻的稀烂。
楚今夜有些担忧他,私下还给卫余打了电话,结果两个人差点吵起来,卫余的逻辑是:这是演员必经的一道坎,他入魔入得深,说明他领悟的深,是好事。楚今夜说演戏专注是一回事,生活里也要这样?身体不要了?
卫余都被他的强盗逻辑气笑了,说楚爷你当年上位的时候不也是没日没夜地熬过来的吗,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想要有收获就要有付出,他现在不努力,就等着电影上映被人喷死吧。再说人不是还没事嘛,你紧张个啥。
楚今夜不想听他那套说法,挂了电话,转头就盯着顾阳准时吃饭,叮嘱管家,在他不在的时候,得把人看好了,每天起码要保证六个小时的睡眠,免得戏没演完身体就垮了。
对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