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习以为常了,自家心上人当初就是这么摸朱棣那小子的头的!
于是他一边看戏一边继续进行解说:“白飞飞死后,这个孩子便一直跟着王怜花生活。最近王怜花打算出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他把孩子送过来,要我帮着找一个可靠的人家送去寄养。”
海外真的那么吸引人,怎么一个两个的都喜欢出海?陆匀希又想到了已经走了有年头的周芷若,不禁感慨着。
可靠的人家……陆匀希脑中灵光一闪,开口道:“不如送去寻欢那里,如何?”
玉罗刹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近些年在江湖上被传出“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李寻欢,对于其中的渊源,陆匀希也简单提过。李家虽是书香世家,但李寻欢在江湖上的名声不小,家境又不错,倒也是个合适的选择。
陆匀希的考量比玉罗刹来又多出了一层。
李寻欢前几年参加了科举,那时候朱元璋身体尚且硬朗,记忆力尚佳,对于容貌和气质都很出众的李寻欢颇有印象,钦点了他为探花。
按照李寻欢的文章,往前提一提名次也无不可,但是朱元璋却在看到李寻欢的第一眼,就觉得对方与“探花”二字天生就应该绑在一起的。因此,虽然李寻欢的待遇比起状元来都要好上不少,名头顶的却是探花。
李书源得知消息后,摇头轻叹。他的父亲,他以及他的儿子,科举全部都是探花。
陆匀希用“西门陆”的身份安慰了他一番,然后就不着痕迹的将李寻欢忽悠给朱棣了。那时候的朱棣虽然只是个未成年的皇子,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胸襟气度、眼界能力都倜然不凡,否则也不会吸引住李寻欢与他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