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已经崩溃,在父母娇生惯养下的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也不得不和祖辈们一样,拿起铁锹、扛起锄头,为了未来开始打拼。
有地的农村忽然成了香饽饽,很多难民和都市里的人们都想到农村去,为此,政府不得不强令约束划分地区,给人们都发下了新的证明,证明上写你是哪人,你就得在哪儿,出外可以,但想在农村安家落户可就不成了。
林泊宁和顾璟的脚程不算慢,暴风雪过后一个月就到了南方某城市,他们用一条好烟和两瓶儿好酒顺利的取得了去某个山村的名额,挤在带着大斗的卡车里,大斗里的人们各个都笑容满面为这能去农村的好运欣喜不已,不顾寒冷的天气,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话来,气氛火热,林泊宁恍惚间竟有种电视里五、六十年代的光荣下乡的感觉。
分到朱崖村的就他们两个,这是个靠山的村落,不算大也不富,统共有百多户人家,当然,这是灾难后的数目,之前约莫得有两百多户,不少子女在外独居的老人家都没了,除了及时回来的,其他的现在还散落在外地的村民子女因为政府约束的原因已经不好回来了。
林泊宁和顾璟背着行李,下了卡车,被一个等在路边的中年汉子领回去,汉子在前面走,并不搭理他们两个,两人对看一眼,心里有个数儿了,这是人家村里不欢迎他们呢。
其实他们也不是非要去农村不可,他们有空间有物资有异能,在哪里都能活的不错,只是牵牛和忍冬已经提醒过他们了,既然已经穿了两回,还有极大地可能再次穿越,天知道下次会到什么世界去,还是先悄悄提高实力、积攒下物资的好,总不能坐吃山空,况且林泊宁空间里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变异植物种子需要摸索,在城市里他们只能服从安排去做工,自由时间太少,还是村子里比较好,只要每年交上一些份额的粮食,他们就可以有独立的院子和田地。
不光林泊宁和顾璟两人,就是牵牛和忍冬都对他们的运气绝望了。那两个在时空裂缝里费了极大地劲儿,都没能让主人们穿到正常的世界去,因为耗费力量过多,牵牛和忍冬萎靡了好长时间,不得不把意识沉眠入主人的识海深处,一直到现在才有些恢复。
林泊宁偷偷摸摸左胸口,心里也是愉快,刚穿过来那会儿牵牛和忍冬的印记几乎变成枯黄的了,把两人担心的不行,生怕这两个孢子有什么不测了,直到他们踏上南国土地的前一天,那两个的枝条才反绿,虽然还是蔫巴巴的。
牵牛在林泊宁的意识里酸溜溜的开口:【哟,看来这些人敌视外来人呀,小心点,别叫人家把你们儿子抓去炖了!】对于一觉醒来,林泊宁不经过它同意就“领养”了个儿子,牵牛又酸又不是滋味儿,是它先跟着木木的么,那么一个小呆狗崽儿,有什么好的。
朱崖村地理位置不好,离大路远,又两面环山,到通往城里的大路得先翻一座山头,地虽然多,但种地能得几个钱,而且也不好运输,所以年轻人都愿意出外打工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