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这一番话无异于泼了完颜洪烈一头冷水,他端着茶,愣在了当场。这也把杨康吓了一跳,不难看出来,他老爹对于《武穆遗书》寄望颇深,但他却又不敢在这个时候改变观点,转而附和。
不为别的,单为了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蒙古人那边就要联络南宋联合伐金了。而此时的金国,说句不好听的,完全就是个发面的馒头了,外边白胖好看,一捏就没什么了……南宋别看现在看着外无良将内无良臣,但就杨康所知这个时代的名将至少还有孟珙、余玠、杜杲三人。蒙古那边就更不用说了,自成吉思汗以下,善战之将无数。
可是金呢?野狐岭一战那两个先后领军的废柴已经是金国的善战之人了……
也即是说,那两人一贬一死后,杨康这个靠着点运气,以及悍不畏死的凶狠劲,拼杀出来的西贝货,反而是金国武将的魁首了。
三国相争,金国必灭无疑。金国灭了到是无所谓——虽然杨康这么想的时候,心里对完颜洪烈还是有些愧疚的,但原本他也不关心金国死活——但是金国一灭,蒙古人可就入关了,又会变成历史上北方百姓从四千多万被杀到只剩下那个“多”的零头,这才是杨康一直努力阻止的。
所以,杨康觉得至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要阻止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找《武穆遗书》这事,他必然得阻止,况且,杨康本身也觉得,这书确实没用。春秋战国到如今,流传的兵书还少吗?最后善战与否,取决的终究不是谁看的书多。
“唉……”半响之后,完颜洪烈一声长叹,端着的茶碗到如同端着酒碗一般,一仰头,全都灌进了口中,“宝剑虽好,也要英雄配,否则不过凡铁一片。康儿,为父之前还说那朝堂上的不过一群腐儒,如今看来,我也查不了多少啊。”
“爹不过是忧心国事,又一时当局者迷罢了。”杨康劝道,不过他也觉得完颜洪烈这想法有些“书生意气”在里边,自觉地兵书在手,便可天下无敌,重文轻武。却不想,这兵书终归是武人写的,胜败如何,还要看沙场上见高低。
“这《武穆遗书》不找了。”不过完颜洪烈倒也是豁达,想明白了便立刻放下了,看着那几张写着岳飞诗词的纸,摇头笑道,“康儿要是早些回来变好了,真是白费了为父颇多功夫了。有这时间,倒不如多为朝廷筹到些粮草银钱。”
“爹……”
“嗯?”
杨康便是初上战场也未必如此时这般紧张,他走到屋外看看,确认了左右无人,这次回来凑在完颜洪烈耳边:“您想过……当皇帝吗?”
完颜洪烈沉默了片刻,又是一叹:“我见着你娘的当天晚上,便没再想过啦。怎么?康儿想?”
“不,其实……爹不想,反而是让我放了心。”只见杨康脸上的笑便知这句话并未作假,而是确确实实舒心的笑容,只因为……即便是按照最好的事态发展,金国能撑到成吉思汗归天,到时候草原上必定分裂!但是以金国现在的状态,那个时候必定也是极限了。而南宋,既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