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之中多有变动,原本喜欢管事的王熙凤因着小产卧了床,府里如今由这李纨跟探春掌了家,一旁有着平儿协助,王夫人这一手直接就挑得赵姨娘自从回了府里以后连着几天吃不下饭。听闻贾环回来,便早早的收拾干净了在屋里等着,只是过了午膳,依然不见贾环踪影,便捧着汤婆子来回地走。
贾环先去老太太房里请了安,只是被吩咐了几句要乖巧,便被推去贾政那处,贾政正忙也未吩咐如何,贾环出了门便去见了王夫人,他向来知道什么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见着王夫人如今连眼皮都不挑了,只是安静地请了安,王夫人面上向来仁慈,也吩咐贾环要乖巧不要坏了府里的名声。
出了王夫人的门,迎头便见着宝玉,要说两人已经一年多未见,宝玉惊讶于贾环如今的气度,只说当初的孩童如今长成了气质文雅的,果然大善。
贾环只是笑着并不说话,当初还在府中陷着,他自觉这些人都面目可憎,如今却觉得他们如何与自己无关,便是那满腔的愤恨都被老和尚伸手化了去,做人是不是痛苦皆看自己心态,你若觉得旁人皆是欠了你的,自然是心中幽怨,若是看透了,便没这么多事了。
并未耽搁多久,远远便看见赵姨娘站在门口,不停地探头,见着贾环来了,忙迎了上前:“怎么这么久,不是说早早的便来了么。”
贾环笑道:“先去老太太那处请了安,再去老爷那处请安,后来太太吩咐了几声,中间又遇着了二哥,所以便迟了。”
“你是个好性子,喊着人二哥,人家还想着你是不是有这个资格呢,你也就我这里耍耍脾气,到了外头皆是一副好脸。”赵姨娘没好气地用手指戳了戳贾环的头,可她也知道如今儿子既然要进学,这名声最重要,言行自然与小时候有些不同。
贾环也不说话,只是笑着牵着赵姨娘的手进了屋,见着屋里伺候的老嬷嬷,又问了一些安排,既然得了恩贡,每月皆有银两,虽看着不多,可对于贾环来说却让他捆住的手脚松了一些。
“世子很好,对着我也不错,只是因着三月底才去国子监,便吩咐了当初在金陵请来的先生教书,不过是将四书五经齐齐再讲一遍,又每日做些文章,倒是比府上更自由些。”贾环坐在赵姨娘对面,说着自己的近况。
赵姨娘点点头:“便是我这种什么都不晓得的人都知道这机会难得,真是老天保佑啊。”她合掌对着南边闭着眼睛拜了拜,贾环静静地看着,他远比旁人要冷静得多,等着跟赵姨娘说完话,起身要走的时候,老嬷嬷在一旁请了贾环稍作停步。
贾环看着老嬷嬷,低头问有何事。
老嬷嬷指了指南边的周姨娘处:“少爷来了,若是不忙,不如去看看周姨娘。”
贾环摇了摇头:“不忙,还不到见她的时候。”转身便离开了。他来的时候特意吩咐了春耕去自己原来住着的院子寻一些他日常用的东西,自己一个人去请的安,如今准备离开,却要等在角门处。
探春扶着侍书正从李纨那处出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