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身边其他那些宫女呢?难道她们不曾相中什么亲事?”沈皇后略带着一点试探的意味,“厚此薄彼可不好!你不怕她们心生怨言?”
元春道:“我问过她们。除了燕婉以外,都说不想嫁。不想嫁就不嫁呗,儿臣也懒得管她们呢!”
闲话了一阵,元春带着殷娘子母女告辞。
沈皇后便让宫女多给小福装些点心果子,又赏了殷娘子二百两银子、二十个金银锞子、两匹缎子、一套赤金掐丝头面,两对金银簪子,一盒堆纱宫花,喜得殷娘子连连叩头。
从宫里出来,回到昭惠王府后,元春就照殷娘子的要求,写了一个关于小福病情的判词,盖上了自己的官印,当面交给了殷娘子。
“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元春随口问了殷娘子一句。
殷娘子深吸了一口气:“民妇打算与那个负心汉和离,然后带着女儿,搬到京城来住。”
91.新时代的火种
中秋之后,隆正皇帝终于正式下诏,将《上医九卷》除外科卷之外的其他八卷,付梓印刷,来年正旦正式颁行天下。
水霄事后告诉元春:义忠王和孝恭王都曾想阻止此事,但皇上心意已决,他们未能成功。
如今,义忠王正在密谋要在这套书里加上几句犯忌的谶语,好让这书印出来了也发行不了,最好能在明年正旦的颁行仪典上出个大岔子,大大地扫一扫皇帝的兴,好让水霄和元春碰一鼻子灰。孝恭王的打算是静观其变。如果这套书真的出了岔子,他会很有默契地来打落水狗。
元春仰天长叹:要做成功一件事,可真特么难!还好水霄的消息够灵通啊……
另外水霄还告诉她一件事:中秋之后,水澜被孝恭亲王送到军中去了,短时间内没功夫家暴老婆了。
元春暗暗替邱氏高兴:虽然把水澜送到军中治标不治本,但邱氏好歹能喘口气了!希望她能平平安安把孩子生下来。
她和水霄,开始讨论医馆的事。
房舍什么的很好办,昭惠王府人口不多,按亲王规制修建的王府之中,便有些空荡荡的。把王府西北角一排空置的下人房拆了,重新按元春的要求和安保需要建一座宅院,就可以作为元春行医的医馆。
比较麻烦的是另外一些问题。
“以我的名声,如果我公开开医馆,只怕医馆的大门都会被挤破了。我每天从早到晚,除了给人看病,大约也不必干别的事了!虽然救死扶伤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我并不想让救死扶伤成为我生活的全部。这是其一。”
这一天晚上,元春躺在水霄怀里,有些苦恼地说:“其二是:如果我每天累死累活,京城别的大夫却每天门可罗雀,丢了饭碗,这也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后续人才的培养。对不对?”
治病救人当然可以啊!但她希望有休息时间、有自己的业余生活,这要求不过份吧?!
水霄听了后点头:“很对!我也不希望还要跟那些病人去抢自己的王妃。”他吻了吻元春的头发,“所以你行医的时间,必须加以限制!不如定一个规矩:每月逢三、逢六、逢九日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