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贾赦的出身来历是瞒不住人的,既然都知道这位的显赫,哪怕是扬州知府也不敢和他彻底地对着来,更遑论是其他人了。
至于衙门里的那些争锋么,倒也不算什么,这是官场常态,所以贾赦哪怕是不满,可也得忍着受着。
当然,起点很重要,贾赦如今不会经受太激励的争斗,而且他还能迅速地弥补自己的不足。
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己还是太过稚嫩了,哪怕他知道未来的大势,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安全的,并不代表他就能享受到未来的荣光。
所以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贾赦自然不能放过,他这一忙起来,答应两个孩子带着他们出去玩的承诺就直接地给丢到了脑后。
等回神过来,便到了端午节,这端阳节在江南可算是一次盛会,又有赛龙舟,又有各样的粽子,官府组织各种的文会之类的和文人百姓同乐。
贾赦也答应了两个孩子,一家子出去去看龙舟比赛,这下子,两人对于父亲的怨念才算是散了许多。
贾瑚并未去,他年岁太小,张氏不放心,贾赦索性聘了冯夫子的弟子,自己的师弟曾举人进府授课,闺女也一起跟着学,这下子倒也不愁闺女的课业问题了。
曾举人对于自己的师兄带着无限的好奇进入贾府的……
☆、第73章
师兄贾赦在曾举人心中彻底是个天才的印象,先生只教导了他两三年的光景,可是师兄竟是愣生生地成为了进士,这不过是十多年的功夫罢了,可想而知师兄到底有多么地敏慧了。
尽管先生嘴上嫌弃居多,可是其中浓浓的炫耀之意谁又听不出来呢?况且师兄也是个孝顺的,哪怕不是年节,但凡有了好东西他都会打发人上门,更甭提师兄庶吉士这几年了,翰林院的孤本他不知道抄了多少,基本上都是抄一本送给先生一本。
这可真不止是先生一个人欢喜,便是他们这些弟子们也是占便宜不少,每人手抄两本,一本珍藏,另一本自己留着看。
所以他们这些师弟对于这位出身显赫的师兄天然地抱着一份感激和崇敬之情。
这次师兄南下为官,高兴的可不止是先生,他们这些人谁不愿意和师兄拉近关系,况且师兄还不止是师兄,他身后可是荣国府,又是张阁老的女婿,若是能拉近关系的话,那么未来的前程可就是一片大好了。
聪明人不少,所以大家在先生跟前打听师兄的一切,脾气秉性啊,喜好啊,容易相处吗云云。
冯夫子对于弟子们的心思看的明明白白的,不过他并不想阻拦弟子们的上进心,毕竟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儿,冯夫子年过半百才得了个儿子,现在刚过了童生试,未来的前程如何并不在自己这个老头子身上,他自己也是将希望寄托在了贾赦身上的,所以他能明白弟子们的心思。
冯夫子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贾赦并不是个难相处之人,只要被耍心眼,有这么一份儿缘分在,他定然愿意帮衬一把的。
听着这话,众人放松了许多。
这不才刚过了几天,就听先生说师兄家的两个孩子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