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人家武力值如何是否需要咱保护,凭着诸葛恪自到倭国后频频使出的手段就让他们心理发紧,无论是主子派遣的任务还是诸葛恪本身的能力都让这些人不敢怠慢。
没人敢拿面前笑眯眯的郎君当绵羊,他可是仅用三个月就成功从李恪处夺。权控制住整个租界区。
进城,一个倭国妇人抱着孩子迎面走来,“诸葛郎君,感谢您的慷慨,愿菩萨保佑您平安。”
“娃娃身体大好了?我看他的年龄可以启蒙,不若送孩子去咱们刚成立的,我们圣上说全当历练学者,在倭国授课不收费。这些来授课的学者都是出门历练,他们往后还要回大唐去。旁的不说,若孩子学好了,往后可以自己开书院收徒授课,也不用再为他的前途担忧。”
便是不收学费孩子读书也要些花销,但是想想也只有他们租界区百姓能学到唐人的知识,妇人一咬牙决定送孩子去学习。见诸葛恪满面真诚,并没有因身为名士弟子和租界区管理人而跋扈,妇人衷心说道:“感谢唐皇将诸葛郎君派来倭国,愿菩萨保佑他福寿绵绵。”
诸葛恪的表情更加真诚,他感慨道:“我代圣上谢谢你,都是因为倭国百姓如你一般崇敬我们圣上,他才会远在大海的另一边还想着倭国百姓们。”
想想因为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只有租界区内因为唐人从大唐运来粮食低价卖给倭国百姓,才有他们如今的安稳幸福日子。说句心里话,战乱后租界区百姓的日子可比原来作为舒明天皇子民的时候好多了。
想到此处,妇人眼睛有些湿润,愈发虔诚地说道:“可惜寺庙还没建好,我定要日日去烧香保佑唐皇平安。”
“佛祖自在人心,有心意就好,不要过于拘泥。若我们圣上知道百姓因为他劳累、耽误自己的生活,定会怪我没治理好地方。”
“唐皇真是……若我是大唐子民就好了!”
送走一个前日帮她孩子治病的妇人,迎面又走来一群矿工,“见过诸葛郎君,都亏有大唐庇护我们才能吃饱饭,近来工友们商量欲做点什么感激唐皇,只是我们见识有限……”
往书院走的路上,诸葛恪开始跟工人们探讨怎么对李世民表达谢意。到书院门口,耐心送走千恩万谢的矿工们,诸葛恪才带着一。
方才那些场景护卫们已经看麻木,他们虽然在大唐不是上层人士,但被派遣出来的时候多少都被主家透露过一些消息。唐人在倭国所做的每件事都不怀好意,然而屡次派出的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能做到让倭国人感激,不知该自豪还是该冒冷汗。
通过在倭国的这几个月,护卫们对圣上和大佬们从侧面有了新认识,暗道多亏咱们这些小喽啰不用跟他们为敌。尤其王县公,弟子各个妖孽,吓死人了简直。
王家仆从也只是比旁人稍淡定,想想平日诸葛恪在南山的样子再对比他到达倭国后伪装的样子,汗毛都竖起来了。若不知道底细,光看诸葛恪真是再好不过的一方官吏。之前还担忧若诸葛郎君名声太盛是否会遭到猜忌,哪知人家贼精,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