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皇不仅要理政,还要自己努力修行,确保战力长久处于巅峰。
所以,很多政事撒手给其他人。太子,无疑是最好用的打工仔。
景皇晚年,把政事统统扔给东宫,让年轻时的惠皇处理。
惠皇在昆烈长大后,也把许多琐碎政务扔给他解决,自己只拿捏军权和大局。
排除昆晏这个废掉的太子,王伯正等人自然是选择前面两位神皇做彭禹的榜样。
王伯正:“殿下稍后旁听,千万不要走神。万一陛下一时兴起,想要跟您对话询问,你必须及时回答。这可是同时面对神皇和百官的。”
彭禹拧着眉头,被他们这一说,觉得压力有点重。
萧暮妘帮金念生舀了一勺汤,忍不住插嘴:“值日朝会未必每日都要举行,王大人,您不要吓唬殿下。”
朝会殿的朝会分为三等。
每年特殊时节举行的大朝会,神王和列侯都要出席,礼仪最为隆重。
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神皇进行月初、月中的政务处理。白塔中的天宫臣子和各郡官员都要出席。神皇会聆听各地官员的对奏请命。
至于每天早晨的晨会,神皇未必乐意天天出席。一般都是三位天师和五行神官挑头,在朝会殿门口商量一下,对朝会殿大门报备,然后就一起去白塔办公。神皇三五天开一次朝会殿的大门,就算是勤政了。
当然,作为东宫之主很苦逼。父皇可以不用天天露面,但太子必须每天出现在文华殿,仔细处理政事。
昆晏当太子时虽然政绩平平,但这日常点卯,的确从没缺席。
王伯正:“旁的不敢说,今日是昭王第一次主持晨礼,正式入主文华殿办公。陛下肯定开朝会殿,接受百官朝见。这也是给咱们殿下撑场子呢。”
关乎正事,众人都没吃好,草草喝了粥,塞了两块点心,来到文华殿。
宫女们已经打扫妥当,彭禹坐在文华殿主座,其他老师纷纷入席。
王伯正是彭禹的治经老师,理所应当在前列。何正是兵法老师,也在很靠前的位置。而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其他几位师傅,温洪、朱仲文也在靠前的位置,倒是建筑学的老师莱恒,位置比较靠后。
诸人在朝中有正职,仅仅沾了沾垫子,便急匆匆赶往朝会殿。
此时,朝会殿已经聚集上百位官员。
三位天师和五正神官身边围着不少人,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诸位,不好意思,我们来晚了。”
王伯正带着众人过来打招呼。
看到这群人喜气洋洋的模样,众人没有言语。
昭王已经掌握“晨礼”之权,纵然没有正式册封,但实质上就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