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场接风宴是为迎接方泓墨回家而办的,赵采嫣再是恼怒,也不能直接翻脸,她再见婆婆并无帮自己说话的打算,一口郁气只能咽回去压在肚子里。
她暗暗生着闷气,一心想要找个站在自己这边的人,去瞧方老夫人,老夫人正与林氏说着话,方娴则一脸专注神情,听祖母与母亲说话,尤妈妈夹了一筷子青菜要方萱吃,整桌人竟似没一个人注意到黄姨娘呛她的这一幕。她一圈看下来,最后还是望向赵晗。
这事儿赵晗从头看到尾,只觉赵采嫣这气根本就是自找的,也许是看着黄姨娘平时温良恭顺,以为她好欺负吧,对其冷言讥刺却反叫人顶了回来,倒把自己气得够呛。
这会儿见赵采嫣向自己看过来,她便朝左面那一席使了个眼色。另一边坐着方家男子,同在一个厅堂里,这里说话只要略微大声,那头就听得分明。
赵采嫣转头一瞄,就见公公正瞧着这边,且面色不善。她顿时噤若寒蝉,赶紧转回来,朝赵晗看了眼,用眼神感激她提醒,接着又朝黄姨娘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却不敢再说什么了。
黄姨娘只淡淡地笑,又夹了一块鱼肉到碗中,细心挑刺。
赵晗一转眸,恰好瞧见韩氏向低着头专心剔骨的黄姨娘望了一眼,脸上带着居高临下的冷淡,眸中却有防备之色。
·
酒过三巡,方永康放下筷子,问起方泓墨这回明州之行的经历。方泓墨便简略说了一遍。
方永康听闻他与江尚儒的交往,赞许地点点头:“他是当地大盐商,在明州人脉甚广,你若能得他提点相助,在明州办事确会顺利许多。”
方泓墨听他提到江尚儒的盐商身份,正好顺水推舟引出话题:“父亲、叔父,你们若手头有盐引,不如先卖掉。”
本朝自□□开朝以来已有百年和平,国泰民安,儒学兴盛,农商发达。民安则富,富则通达,因交通便利,城市繁华,异国商人纷至沓来,淮京、安阳、明州、泉州等大城市商贾云集,并无重农轻商之说。
官员之中,家境富裕者购买田地商铺,家中旁支经商者不在少数。方永德虽为朝官,因方永康经商的关系,自然也涉猎了一些。交引之中盐茶引因其价格稳定,且发行数量巨大而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方永德也不例外,逢盐茶引价格较低时,用部分积蓄购买。
听方泓墨说要卖掉盐引,方永德不置可否,看着他静待下文,方永康却问道:“盐价果真还会跌?是不是你江世伯对你说什么?”
方泓墨见父亲果然想到这一层,便点头道:“是,儿子这回去江府,闲谈时江世伯提及,西南地区本不产盐,盐价也高,长期以来都是靠着盐商将东南沿海地区所产的低价盐贩运过去,而因西南战乱影响,盐商不敢再去西南地区售盐,东南沿海地区产盐过剩,积压甚多,如今还靠盐商商会联合大盐商撑着,只是略有下降,但也撑不了多久了,盐价说跌就跌,盐引必然受影响。”
这番话虽大多是从江尚儒口中所出,却也是他特意相询而引出的结果,回来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