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叹气,该说的话她早就说尽了,可这儿子一句都没听进去过,如今知道后悔了,有什么用呢,“槿哥儿当年来这里的时候,比你现在的年纪都小,景止和行止还在襁褓里呢,也就有小宝这么大吧。”
莫南槿来的那年,叶青已经有十三四岁了,很多事情他都记得,那时候他爹还没死,家里的境况不错,他还在私塾里念了两年书。
隔壁的宅子是田家的,很不错的两进小院,他从那门口走过无数次,但没进去过,那样的大户人家和他们没什么交往,听说田家大少爷在里面刻苦攻读,将来是要去京城考状元的。
京城没去成,田家就出事了,把宅子都卖了,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他爹就说,隔壁搬来一户外乡人,主人家看着就是个半大孩子,竟然有两个小娃娃了。
他第一次见莫南槿是在一个晚秋的上午,那天阳光格外好,他爹要过去帮莫家挖个菜窖,他也跟着过去了,门敞开着,院子里站着一个青布衣袍的少年,看着年纪不大,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身体瘦弱,脸色也不大好,像是大病初愈,臂弯里抱着一个小娃娃,小摇车里还有一个哇哇大哭的,他手脚忙乱地放下这一个,去抱另一个,结果这个又哭起来,于是他只好将两个都揽在臂弯里,奇怪的是两个小娃娃一到他怀里就吧嗒吧嗒嘴巴不哭了。
“槿哥儿,你这样又当爹又当娘的也不是个办法,大叔帮着给他们找个奶娘吧?”
“孙大叔,你过来了,我也正愁这事呢,这是叶青弟弟吧?过来这边,莫大哥给你拿点心吃。”他当时就想,这人看着病弱,但笑起来真好看,就像那天的大太阳,暖和和的。
他爹去世后,他娘大病一场,他在门外听那人说:“大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叶青有叔伯,还有我们这些街坊邻居,还怕没口饭吃吗?您别为这些事伤神。”
自那以后,两家更加亲近起来,渔阳嫂子来了之后也没改变,年节上自不必说,平日里也是三五不时地接济和帮忙,这一切,他怎么就都给忘了呢?
他后悔了,可是已经太晚了,那人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叶青最近听掌柜的感叹了好几回,他知道为什么,他上次和掌柜的去云州府进货,掌柜的将莫大哥送给小胖的那个古玉平安符拿到玉器铺子里问了价钱,人家当时就说愿意出三千两银子收购,三千两,掌柜的三辈子也赚不来这钱,他更知道,莫大哥有天晚上过来,掌柜的连门都没让他进,当时自己亲眼看到了。
他见过田大壮和他媳妇儿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隔壁看一次,每次都红着眼圈儿回去。有一次他还看到了大少爷,神色落寞。
进山的路春末的时候终于修好了,军队开走的时候不知道是谁漏了嘴,于是镇上的人都知道了这条路是莫家出钱修的。
离去的人总是更容易勾起人的怀念,而怀念大多都是美好的,镇上的人现在想起莫家的时候会说,莫家当家的,那真是有本事的人,踏实肯干,会赚钱养家,而且心肠好,出钱给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