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一方?
魏紫当然知道没有开门洞,之所以此时没开门洞,是因为她做人想低调,不想太过引起别人的关注。
若此时院墙外全是一溜的门面房,外人见了怎么想?
明年上面的人来视察,见到她家这门面房,她要如何解释?
不是明晃晃的告诉别人,她有问题,会未卜先知。
当然,她不会承认,她家的房子建在这儿本身就是存有疑虑。
李氏瞥了眼魏紫,附和着婆婆:“谁说不是呢?”
“以后的事谁知道。”
魏紫笑了笑,想着再过一年哦,不用一年,翻过年,明年春上这一片滩涂便慢慢的会变得繁忙。
届时,他们家就可以在这片工地卖吃食,分新码头的第一波红利。
江氏哭笑不得,生怕孙女以为她们嫌弃她出资建的房子,忙不迭地点头:“大丫说的对,以后的事谁知道呢,走,我们进去看看各自的屋子。”
房子是按四合院的样式盖的,与麦坂镇这一片的建筑风格略有不同,但是又比原有的住房样式,空间规划更合理。
院门对面是主屋,左右两边是厢房,院墙是沿着厢房的外墙连接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厢房的外墙就是院墙的墙面。
这样做可以节省成本,又能有效的利用空间,使院子的使用面积最大化。
且,前院想进后院必须经过厅堂,打开厅堂的后门才能进入后院。
如此设计,往后倒座房开成铺子,也不怕顾客有意无意间走进主人私人空间进入后院。
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小二进的院落。
正屋一进门是厅堂,厅堂两边各有一明一暗两间卧室。
魏紫带着大家首先进了厅堂,如今这厅堂比老房子的厅堂大了一倍不止,不仅宽敞明亮,且顶高也不是老厅堂能比拟的。
顶高加高了,感觉厅堂空气都流通不少,再加上一水的新式家具,高脚茶桌加上同款圈椅,往厅堂两侧一摆,立马耕读世家初显。
“爷爷奶奶,爹娘,左右两边正屋是你们的房间。你们去看看,看满意吗?”
江氏并未急着进去查看,先是乐呵呵的拍了拍魏紫的手:“满意,乖孙安排的,考虑肯定周到,不用看,奶奶满意。”
魏紫见其他人都进了两边的卧室,对于江氏的无脑宠,挺无奈的:“奶奶满意就好,既然满意,我们也去瞧上一眼,看看自己的卧室是怎样的布局。”
“好,听你的。”
正房大家转了一遍出来,李氏拉着婆婆江氏感慨:“娘哎,大丫给我准备了梳妆台,我活了几十岁,这还是我第一次拥有梳妆台,她怎么如此贴心呢?”
江氏笑眯眯的点点头,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