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都能杀人,更何况石家的绝户财呢。因此自幼算计他的人不少,石光珠也算在这些坑人的计量上有些经验,身经百战了。他听了贾琮的话后,脸色便不大好,思虑了半晌,道:“缮国公府瞧着人口简单,不生是非,却也是这几年的事。我幼时家里也是乱的很,人多事杂,虽正经主子只有祖父母并我三人,但乱七八糟的亲戚们却不少,也生过几出是非来。也是巧了,你家堂姐这个症候,别人识不得,我却是知道的。贵府的二房倒是真有几分本事。”
王夫人的打算不过有二,一为拖延搬家的时间,二是为了抓紧定下黛玉这个媳妇。她自知黛玉如今与宝玉的身份天差地别,定是没有可能,铤而走险破罐子破摔,竟想着拿捏了黛玉性命,换取这桩婚事。如今有了石家的帮助,医好黛玉不是问题。贾琮所虑者确实另一件事。
为了防止二房再出幺蛾子,黛玉住处里里外外清理过好几遍,有凤姐儿、邢夫人婆媳两重保险,再有林家自己人和贾母护着,说句滴水不漏也不为过。这毒药,王夫人究竟是怎么下的呢?
黛玉“病”后,贾母亲自出马,又将府里洗了一遍,仍是毫无端倪。这内贼一日不除了,即便二房搬走了,大房的心也是安不下来的。王氏能为了一桩婚事,神不知鬼不觉的给黛玉下点药。说不得也会为了一个爵位,在大房子嗣身上故技重施呢!
☆、第五十二章
石光珠其人,在京中名声颇为响亮,行事高调,褒贬不一。石家本就血脉艰难,到了石光珠这里,嫡系更是只剩下他一颗独苗。偌大的缮国公府里,只余国公爷、老太君带着这一个性格乖张的孙子过活。这么大的排场,却只用照顾三位正经主子,百八十个人伺候一个都不算夸张。因此石光珠自幼衣食住行是出了名的金贵细致,引得京中子弟纷纷效仿。
最难得的是,如石光珠这般长于金银窟之中的公子哥,竟然没养成一副纨绔子弟的性子。什么醉生梦死、藐视枉法、欺压百姓的传闻,从未有过。更有贾琮这种与之亲密交好的,都晓得其实石光珠算得上真正的文武双全,不过因为一些不能言语的原因,未曾出仕罢了。
贾琮冷眼看着,石家是四王八公中难得明白的,知道自家受上头忌讳,因此虽于吃喝玩乐上颇为高调,做出一副安于享乐的样子,却从不留下什么把柄。石家子嗣艰难,没有旁支近亲帮扶响应,威胁也小。只是石光珠不是个甘心浑浑噩噩一辈子的,不知道他日后怎么打破这个僵局,重新叫石家获得今上的信任。
前头说到石光珠认得黛玉的症候,石府派了坐堂大夫来给黛玉下方子,果然不过三五日,黛玉的病竟是全好了。石家的大夫于养生之道上颇有研究,又因着贾母、贾赦等人担心王夫人再出什么幺蛾子,因此苦留了大夫几个月,前前后后花了不少功夫,为黛玉调养身体。又唯恐王夫人赖着不走,贾赦命几位美人给贾政很是吹了吹枕边风,二房终究是在这几月的功夫里,彻底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