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后!”
“诸兄,空谈误国啊!”
一番切骨之言让在场众学子低头沉思,有个云南过来的读书人木杰问:“那该如何做才好?”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之学,才是正道!”
这番言论,怎么听来如此熟悉呢,其中一位四川来的,名叫费显的学子试探着问:“这位兄弟,你是否是唐甄老先生的弟子?”
王闻远是唐甄的女婿,岳父死后他把岳父毕生所著付梓行世,他敬佩岳父为国为民之心,但是,他却不敢当众承认他是岳父的弟子,他觉得自己不配。
那学子笑道:“我也读过唐甄先生的《潜书》,唐甄先生以民为本的富国富民思想,真是醒人之良药,逆耳之忠言。”
王闻远拱手道:“惭愧惭愧,我学之不精,每回重读《潜书》,时常为自己愚钝感到懊恼。”
费显大笑:“王兄,咱们真是同道中人,我读《潜书》也时常有此感。”
木杰道:“小弟我生在云南,长在云南,倒是没读过两位兄弟说的《潜书》,不过现在知道也不迟,一会儿我就去书铺里买一本。”
王闻远道:“《潜书》我这里有多的,一会儿木兄弟跟我去我落脚的客栈,我送你一本。”
“多谢王兄!”
学子们对南孔北孔之争的议论转到菁华大学配不配称之为大学,又转到了什么才是学子们该尊崇效仿之学。这群学子在文华酒楼里的讨论被围观之人记录下来,随后又被许多人抄写传播,不过一两日,对北孔的批判,对唐甄的尊崇在学子中形成了风潮。
此情此景,孔传铎突然想起被剥夺了衍圣公爵位后,郁郁而终的父亲,他顿觉不好,必须赶紧见到皇上才行。
西征噶尔丹残部的大军送回紧急军情,雍正没空闲见孔传铎,等他忙完军务大事后,胤禟亲自送上一封信。
“四哥你看看。”
雍正看了眼信封:“南孔的信?”
“嗯,除了信,您再看看这几日京城里读书人们对北孔、菁华大学和唐甄的议论。”
雍正放下南孔的信,先看学子们的议论之言,看完后他大笑三声,连说几个好字:“朕正在想该如何改变科举取士的八股风气,没想到思变的学子们居然已经想到如何富民强国了。大清能出唐甄这位老先生,真是大清之福。”
“张廷玉,写道圣旨,赐唐甄功德碑,允唐甄后人进国子监读书,给两个名额。”
“皇上,唐甄只有一女,没有儿子承后。”
雍正觉得有些可惜:“他没有堂兄侄子给他继承香火?”
“未曾听闻。唐甄老先生故去后,他的著作皆是由唐甄的女婿王闻远结书付印。”张廷玉对唐甄知之甚详。
“既然如此,两个国子监的读书的名额,就给唐甄女儿家吧。”
张廷玉写好圣旨,把圣旨交给皇上过目,雍正点头后,苏培盛这才用印。
雍正拆开南孔的书信,南孔继承人提出夺去孔家衍圣公爵位,以后世上再无衍圣公。
“南孔之人十分魄力,北孔那边都是些虚头巴脑的草包。”但草包也有草包的用处。
雍正道:“曲阜孔家可打压,但不可夺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