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愈演愈烈之后,还是决定着手进行舆情管控。人民群众当然更喜欢完美偶像,将“皇帝”造作“神明”,亦是巩固统治的手段。边察不允许自己这尊神像沾上任何一点儿灰尘,所以他要勤加打扫。
何况,已过而立之年的皇帝陛下,似乎确实应当迎娶一位皇后。人们还是更喜欢幸福圆满的发展,比如国泰民安、歌舞升平,比如夫妻恩爱、儿女绕膝,作为君主,边察更应该身先士卒。
基于种种考虑,亦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边察把顾双习捆绑在了他身边,扮演起“固定伴侣”的角色。
边锦清楚,边察选中顾双习,只是因为她柔弱、孤单、好控制,不像那些出身名门的贵女,身后势力不容小觑,边察若从她们中选人,恐怕后患无穷。
独裁专断的皇帝不怕麻烦,但“麻烦”本来就是越少越好,既然已经有了“顾双习”这样一个最佳人选,边察又何必再给自己增添负担。
打一开始,边锦就知道,边察与顾双习间的所有故事都是做戏、都是表演,那些恩爱与专情,全是为了“造神”而精心排演的剧本,因此边锦从未把顾双习放在心上。
只是随着事态发展,边锦敏锐地察觉到,边察似乎正在向着失控边缘飞驰,即将脱离轨道。
和顾双习相处时,边察似乎真的很享受。
他习惯用双眼去追踪她的动向,习惯把她保留在视线与双臂的控制范围内,习惯关心她、顺从她、宠溺她……无数个微小的习惯,堆迭累积在一起,逐渐变成一堵难以突破的屏障,把边察困囿于其中。
他将越来越在意顾双习,越来越执着于确认她的归属权,她的逃离、亦或外人的涉入,都将牵动边察的情绪。
作为弟弟也作为臣子,边锦不希望边察与顾双习的故事继续发展下去。
身为皇帝,有“弱点”不是好事,何况是边察这种树敌颇多的皇帝。可边锦什么都不能说,也不敢说,他确信他若是建议边察同顾双习割席,他的好皇兄只会先和他这个坏皇弟割席。
而今好像也唯有祈祷,祈祷一切的确尽在边察掌握之中,千万千万不要把这头阴晴不定的狮子惹毛。
临近下班,讨论却还没有结束。
边锦和翁告书并排坐在会议桌后,一面听着边察的指示,一面在稿纸上速记,偶尔发表意见,边察或驳回、或认可,却迟迟无法敲定最终方案。见他频频看向腕表,边锦偷偷给翁告书使眼色:喏,我们马上就要解放咯。
放在以前,法定的下班时间于边察而言,基本等同于不存在。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精力体力俱佳,常常自愿加班到夜间十二点,或者干脆通宵,连累着近侍们也跟着“自愿”加班,比如宰相边锦,比如御用书记官翁告书。
但在遇到顾双习后,“到点下班”也成了边察表演的一部分,美其名曰:我要回家陪双习。
不论理由几何,准点下班总归是好事,边锦因此常对嫂嫂怀有感恩之心:多谢您按时把我哥带回家,助我脱离苦海。
按照边锦对边察的了解,皇帝应当会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