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问话
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小姑娘。
但是惋惜归惋惜,现在让他们会想十五年前的事,真的想不起来了。就算警方一直努力引导,记得小姑娘的人也没想起什么,更别提有用的线索了。最后还是张队长想了个办法,也属于是有枣没枣打三竿的那种。他让这些老店主们把当年拍的照片录像之类的东西,能找到的就提供一下,有偿。原杰作为家属也愿意提供一些酬谢。
之后就收获了一堆影像资料。大家熬夜翻看,大概是老天爷有眼,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线索。
在一个店主的录像里,出现了刘明爸爸的车。时间正是原心遇害当天。重点是按照推断,刘明爸爸的车和原心有九成以上的可能,是同时间出现在市场里的。而在刘明爸爸的笔录里,却完全没有这件事,连来过市场都没提。
这个市场是单行的,进出就一条路一个口儿,如果是同时出现,是有很大几率见到的。虽然也不排除一个人在店里一个人在店外这种错开的情况,但刘明爸爸,刘河没有坦白自己来过市场,这就很值得把人叫过来问一问了。毕竟证据还算充足,刘河开面馆,要守时开店还有开店准备,时间上就会卡的比较严谨,他家里也只有他会开车,因为要进货送货什么的,不存在在开店期间把车子借给别人的可能.
不过,如果刘河说车子借人了,这也是一个新的很重要的线索了。因为能借出车子的人,必然也是亲近的人,那么,认识原心的可能就也会很大.这就很有深挖的必要了。
张队长他们讨论之后,就把刘河请了过来。
正如张队长他们之前猜想的那样,刘河一开始就保持着一问三不知的态度,问到那天具体做了什么,不是不知道就是想不起来了。张队长拿出当年的笔录让刘河看了眼,刘河就说那就是这样,时间太久他忘了什么的。终于问到车子,当年的笔录上,刘河说的是一直在店里,没出去,只在晚上帮着找原心。
现在刘河只说记不住了,肯定和当年笔录一样。这时候张队长问他有没有开车出门,刘河说没有,张队长又问车子一直在家是吗?刘河说应该是。外面的警员已经把刘河妻子王红请来了,也是同样的问话方式,王红比刘河更显得迷茫,说什么都是想不起来了,记不清了,看了当年的笔录也说想不起来,车子在没在家也是想不起来。
连没有什么问话经验的年轻警员都发觉不对劲了。
刘家的车子现在还在使用呢,就算面馆变成了饭店,刘家也没换掉这辆两座带斗的小货车。且不说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说这么一辆十五六年都留着的车,不管现在是不是真的很宝贝,当年肯定是很宝贝的,况且那天又是个那么特殊的日子,作为车子的主人,不可能不记得在不在家。
张队长直接对刘河说你记不清,不表示别人也记不清,肯定有人会帮你记着的。
刘河又挣扎了一会儿,才说自己一直在后厨忙,确实没太注意车子是不是在家,车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