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就是从除虫菊干中提取出除虫菊素。
李暮并没有着急离开。
从天然除虫菊素,到拟除虫菊酯之间,并不是一个跳跃式的进步。
至少现在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合成出丙烯菊酯。
别看国外49年就搞了出来,但是国内在这方面,还真是一片空白。
推出第一个自主研发的丙烯菊酯产品的时间,还要等到93年。
……
钱树言的速度相当之快,第二天就把他们需要的实验材料都准备齐全,然后送到了实验室。
李暮本来准备今天找借口回趟家,结果刚出门就看到徐青四人走过来,只能继续陪他们前往实验室。
昨天他们做的理论研究,现在要做的,就是实验,再实验。
张凯和李建面对看不懂的化学式,急得抓耳挠腮,可看着认真实验的李暮三人,也只能沉下心,继续研究。
结果毫无疑问地是失败。
一天的实验下来,众人累得精疲力尽。
李暮和徐青有丰富的实验室经验,米巧常常看父母做实验,都知道这是常态,自然不会气馁。
可张凯和李建,就有点气馁了。
以前他们跟着李暮改良手电钻和白炽灯的时候,也没觉得那么难啊!
“你要不想以前一样,给我们个思路?”张凯终于忍不住向李暮道。
李暮无语:“哪有那么简单,这可不像手电钻和白炽灯,需要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变化。”
“而且就算了解了,也需要不断的实验才能做出来,想要一步登天,没有任何可能。”
他不打算那么快就将资料拿出来。
除了越往后拖,风险越低之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纠正张凯和李建两人的“恶习”。
之前搞手电钻和白炽灯,成功得太容易了,不免会产生一种,实验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这种态度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好吧,那我们继续努力!”听到李暮这么说,张凯和李建也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快又投入到实验当中。
不过李暮却是不打算陪他们了。
好不容易周末,就算时间晚了点,他还是要回家一趟的,讲真,他对现在的家人是真的逐渐有了亲切感,时间久了不见,还真有点想念!
而徐青和米巧,明天学校也还有课,只能放学后再过来。
“走了。”收拾了一下东西,和张凯李建打完招呼后,李暮、徐青和米巧三人走出实验室,各回各家。
巧的是,李暮和徐青家的方向竟然顺路。
……
骑着自行车,两人一前一后穿过京都的街头。
到了一个路口的时候,李暮往边上一拐,在供销社门口停下。
看着长长的队伍,肉应该还没有卖完。
把车停好,他正想去排队,后面又响起一道刹车的声音。
“你也要买肉?”李暮回头一看,是徐青。
徐青无语道:“不是,我想问你关于丙烯菊酯的事情,你跑那么快干什么?”
她在后面追了半天,李暮骑得那叫一个快,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啊,这样啊,不好意思,那正好,边排队边说吧。”李暮看了看长长的队伍,少说得排个半小时。
与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