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结构参数的来之不易。
李暮闻言一愣,旋即装出惊喜的样子,道:“好啊,等会儿吃完饭我们就过去。”
……
去黄新华的实验室,见识了一番“步进重复”照相机的结构参数。
不过见识归见识,拿了一份资料后,李暮借口回去好好思考一番,走了出来。
回到宿舍后,他仔细将资料看了一遍,发现其原理和尚未出世的步进式光刻机有不少相通之处。
李暮暗暗想道:“有这份资料,我拿出步进式光刻机的时间,倒是可以提前许多。”
“虽然工业基础还有问题,但大不了先手搓几台,成本总比全靠人工搞低不少。”
……
有了“步进重复”照相机的的结构阐述后,李暮往黄新华那里跑的次数多了不少。
偶尔他会掏出一点关于步进式光刻机的想法,不断启发黄新华想着正确的研究方向靠拢。
这种状态只持续了足足小半个月,才被打破。
……
这天,李暮正在去黄新华实验室的路上,忽然迎面就走来两个人,都戴着眼镜,皮肤黝黑,手指关节十分粗大。
两人身上既有学者的气质,又具备农民的朴质气息。
其中一个年纪在五六十岁的男人开口道:“李暮同学你好,我是京都农学院教研组组长,刘全工。”
另一个人同样自我介绍道:“我是京都农学院的教授米胜华。”
听到两人自我介绍的瞬间,李暮就意识到恐怕是丙烯菊酯的事被发现了。
“还好提前留了后手,只是丙烯菊酯的话,应该不会太引人注目。”他心中暗暗庆幸。
刘全工和米胜华没有说话,绕着李暮转了好几圈,就好像在看什么稀奇的东西。
“刘院长,您这是?”李暮佯装奇怪地问道。
刘全工这才大笑道:“哈哈哈,我这是看看,是什么样的少年英杰,敢跨专业研究,还研究出了让咱们农业领域大地震的东西!”
李暮这时候也不能继续装傻了,问道:“刘院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
“对,就是你想的那样。”刘全工大笑道:“不过你恐怕猜不出来的是,我们在丙烯菊酯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按照你的思路,马上就要合成出胺菊酯。”
“这种杀虫剂,就连国外都没有研究出来,可以说是一款全新的农业杀虫剂。”
“你这次立了大功啊!”
李暮浑身一震,吃惊地张大嘴巴,心中忍不住一句:“卧艹!”
看见他神色不对,刘全工以为李暮是因为将他排除在实验外而感到不快,连忙解释道:
“他们四人一致表示,这次能做出胺菊酯,全靠你的理论指导。”
“本来这个实验我们是想邀请你一起参加的,但徐青说你手头上或许有更重要的实验,就没有打扰。”
“但现在,马上胺菊酯就要进行最终实验,无论如何,我觉得也应该邀请你去见证这一刻。”
刘全工诚挚地看着李暮,一旁的陈夏兴同样满是期待。
“我……”李暮当然不可能去,大脑飞速转动,给自己寻找找借口。
然而还没等想到,他的背后忽然响起一道惊讶的声音:
“刘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