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几个早就准备好的记者,拿着照相机就咔咔咔地拍张。
几个像是领导的人首先鼓起掌,然后走上前,紧握着陈夏兴、米胜华等一众教授的手:
“辛苦了,辛苦了!”
“你们立了大功啊!”
“胺菊酯的发明,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幸事。”
……
等领导祝贺完后,刘院长,还有其他观看的人,也一一上前祝贺。
看着这副场景,李暮不禁有些喜滋滋的。
这种提出思路,然后让大佬帮忙肝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关键是还不用冒风险。
李暮跟着上前道贺完,便打算想找机会开溜。
没想到刚刚挪到门口,就听到有人喊:“李暮来了?他在哪里?”
一瞬间,几个认识他的人将目光投了过来。
负责拍照的记者,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你就是李暮?”所有人一下子围上来,一个穿着黄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开口问道。
说完,他又道:“我是农研所的所长,魏国伟。”
“魏所长您好。”李暮连忙问好,心下不由生出几分紧张。
他怎么有点不好的预感。
果然,魏国伟紧接着就好奇道:“李暮同学,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合成丙烯菊酯的办法的?”
“还有胺菊酯,这在国外都没有先例可循!”
“用刘院长、陈教授还有米教授他们的话说,简直就是天才的思路!”
听到这两个问题,李暮的背后霎时“唰”地冒出冷汗。
他心中暗道:“大意了,在半导体研究所里待得太舒服,竟然连基本的警惕都忘了。”
“其实就是个理论,能不能行我也不清楚。”李暮连忙打着哈哈,见几人面露愕然,似是有些奇怪,他又补充道:
“说实话,我是学机械工程的,对农业一窍不通,还是被人拉着参加的研究。”
“除了提供理论之外,我在其他方面没有半点贡献,是在当不起大家的夸赞。”
听到李暮的回答,围在他身边的魏国伟和几个研究人员纷纷露出欣赏之色。
谁有功劳谁没功劳,他们这些搞了半辈子农业研究的还不清楚?
没有理论的指导,他们就是再上是十倍的时间,都不可能做出丙烯酸酯,更别提胺菊酯。
“不错不错,可惜了,怎么就去学机械工程了呢。”陈夏兴忍不住感慨道。
这一声顿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是啊,这么好一个学农的苗子,怎么就去学机械工程了。
虽然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工业基础的进步,但人民的幸福生活,更离不开他们亲手种下的种子。
——让一颗颗种子结出沉甸甸的麦穗,让所有人都丰衣足食。
后面的徐青张了张嘴巴,似是想说些什么。
不过她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芯片的事情属于保密的内容,她就是知道,也不能说。
好在,魏国伟等几人没有立刻拉着李暮,要他转学农业。
……
面对陈夏兴的感慨,李暮打了个哈哈混了过去。
随后,实验成功当然免不了要庆祝庆祝。
众人在农学院的饭堂吃了一顿两荤一素的庆功宴,席间一直有不少人来找李暮搭话。
好在他干饭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