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计算材料学!
在家里待了两天,李暮有点闲不住了。
集成电路计算机虽然成功了,但顶吹氧气转炉的耐高温材料问题还没有解决。
钢铁冶金的技术革新利在当下,越快解决,越能更早地为国家基础工业的发展提速。
于是到第三天,在和李奶奶保证再保证后,李暮离开家,回到学校。
……
京工院,钢铁冶金实验室内。
李暮刚刚走近,就听到里面传来的讨论声:
“在较低的温度下,白云石会在反应中分解成碳酸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矿物组织和表面活性会发生转变,制成我们所需要的耐高温材料。”
“可是白云石的烧结温度在1900-2000c,这个温度凭借我们现在的设备,是实现不了的。”
……
听着里面的声音,李暮走到门口,“咚咚”地敲了敲实验室开着的门。
听到敲门声。叶朱培等人先是愣了愣,旋即投去目光,纷纷露出惊喜之色,道:“李暮,你可算是回来了。”
座下的张教授等人也纷纷打招呼,询问李暮的身体状况。
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事情当然不能随便说,他只能推说自己身体出了点问题。
“年轻人身体不好可不行啊!”听完后,赵教授发出一声感慨,似是意有所指。
半导体研究所研制出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事情震惊整个学术界,他自然有所耳闻。
“我以后一定注意,不拖大家的后腿。”李暮笑了笑,然后道:“耐高温材料的问题有进展了吗?”
听到他的询问,实验室里面的教授们不由都略显尴尬。
叶朱培无奈道:
“还没有,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才找到了白云石这个还算可行的材料,但它需要的烧结温度太高,以我们现在的设备还无法实现煅烧。”
闻言,李暮微微皱眉,它虽然有点思路,但现在自己都还不明白,肯定不能瞎说。
叶朱培、张教授等人都是刨根问底的主儿,要是说出来,他们不问个清楚绝对不会罢休。
想了想,他道:
“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先在造渣制度上再改进改进,选择使炉渣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软熔带的温度区间,都能满足高炉冶炼需要的炉渣组分。”
“炉渣的碱性,是一个重要参数,降低高,脱硫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则会降低。”
“不过要注意一点,碱度过高的情况下,炉渣的熔点也会提高,流动性和稳定性都会降低,不利于炉况顺行。”
……
听着李暮的讲述,坐下的专家和教授们顾不得刚刚的尴尬,飞快地用笔将内容全部记下来。
虽然依旧不能完全解决炉龄的问题,但至少是有所进展了。
待他说完后,下面响起一片掌声。
张教授一边鼓掌一边道:“不错不错,这个方法有很高的可行性,看得出来,你最近在钢铁冶金和化学上面下了很深的功夫。”
“您过奖了,只是理论而已,到底能不能行,还要看实验情况。”李暮笑了笑道。
实验找对方向还不够,还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前进探索,才能抵达成功的终点。
中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