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实现不了,但可以采用先轻烧,经水化后再死烧的二步烧锻工艺。”
“然后在加入添加物,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稀土氧化物,还有氧化铁。”
“你先等等,这个轻烧、死烧和二步煅烧是个什么工艺,你先解释清楚。”叶朱培问道。
他敏锐地察觉到,李暮说的这些方法真的可能有用。
李暮解释道:
“白云石在1000c左右煅烧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我把它叫做轻烧白云石,在遇水反应后会生成mg(oh)及ca(oh),使颗粒粉化。”
“然后再将这种轻烧白云石经过1700-1800c煅烧,它的石灰、方镁石的晶体尺寸就会达到一个较大值,且体积稳定,有抗水性。”
“这个过程就叫做死烧,完成后的死烧白云石不含或少含游离cao,体积密度在3.0-3.4/cm”
“这两个步骤,我把它称作白云石的二步煅烧。”
小会议室里陷入短暂地沉默,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拿不准。
实验毕竟不同于理论推导,如果方向走错,就要耗费大量的苦功。
“那么要怎么解决天然白云石里面含有sio(二氧化硅)、aio(氧化铝)和feo(氧化铁)这些杂质的问题呢。”一个教授问道。
李暮道:“只需要采用优质的菱镁矿与石灰石没成的镁质白云石砂们就能避免这个反应的发生,还能提高制品的性能。”
“阻碍烧结的团聚体呢,你要怎么解决?”叶朱培也忍不住跟着开口问道。
让他有种回答课堂,面对老师的感觉。
但为了解决耐高温材料的问题,些许面子,放下也就放下了,不耻下问嘛。
李暮笑了笑:
“其实着很简单,只要实验一下,叶所长还有诸位教授就能发现。”
“白云石在轻烧后的细磨和水化环节,都可以有效地破坏团聚体,使白云石易于烧结。”
“这也是二步煅烧工艺能降低白云石烧结温度的原因。”
待他说完,徐老又问道:“不过这个水化的过程中,应该还是有可能分解放出ho,重新形成团聚体吧?”
闻言,李暮道:“是有这个风险,所以要在实验中找到加入水的最佳量,尽量减少重新生成的团聚体。”
“但即便有团聚体重新生成,也不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
……
一问一答间,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
直到关建民提醒李暮,再不去吃饭,饭堂就要关门的时候,众人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叶朱培不禁赞扬道:“你这个方法,有很高的的可行性啊,我看很有希望达到顶吹氧气转炉需要的耐高温材料标准。”
“逻辑清晰、过程也十分严谨,下一步就是实验了。”张教授跃跃欲试。
其他的专家和教授们亦是纷纷点头。
现在研究陷入缓慢发展阶段,能有一份十分完善可行的方案去尝试突破,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一旁的徐老则是调侃道:“你小子,昨天就说了一个氧化铁,结果今天一来就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故意藏着掖着,不肯和老头子我说?”
“您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