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彻底。
因为m帝操纵豆价,让夏国豆农亏损严重,直接导致了国内大豆市场主导权的丧失。
要不是遇到金融危机,国外资本败退,最后能不能拿回来真不好说。
……
一边想着,李暮一边回到大杂院门口。
刚停车的功夫,他忽然听到院子里面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
进去一看,竟然看到了三省一机部的专家,正和李奶奶、钟大爷、张大妈等人们闲聊。
“小暮回来了,快快快,两位专家等你好久了。”钟大爷第一个看到进来的李暮,立刻高喊出声。
这一嗓子当即让周围看热闹的邻居们投来目光。
李暮上前道:“闻专家、秦专家,你们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两个专家笑呵呵道。
“当然不是,来来,快来家里坐。”李暮赶忙招呼着两人去家里坐下。
拿着刚刚从农研所那边顺来的大红袍给两人泡上后,他才继续道:“是为了顶吹氧气转炉技术的事?”
“对。”闻专家果断点头。
一旁的秦专家跟着道:“三省一机部都各自来了消息,让我们尽快把顶吹氧气转炉技术带回去。”
“虽然在化工冶金研究所的叶所长和京工院的张教授,对这项技术也很了解,但我们更需要你的设计能力。”
“三省的工业实力,在国内一直都是顶尖水准,300吨顶吹氧气转炉我们领导觉得还不够,最好能整400吨。”
听完他的话,李暮不禁有些好笑。
他微微沉默片刻,然后无奈道:“两位专家,我知道三省的工业基础好,技术积累也最强。”
“但现在300吨级别已经是当前技术上的极限了,想要突破没有那么简单。”
“哦,不行那就算了,我们就是问问。”秦专家相当干脆,然后又道:“那你有没有兴趣去三省,指导一下我们的工厂建设?”
“我看过你画的300吨顶吹氧气转炉车间设计,十分地简洁干脆,几乎没有任何冗余之处。”
“如果能有你帮忙设计,我们的工厂生产效率肯定能够更高。”
顶吹氧气转炉不可能只有300吨级别的大型炉,中小型炉的建设也十分有必要。
不然只用大型炉,很容易造成产能的浪费。
比如后世著名的泰钢,用最小的炉子炼了一炉的圆珠笔芯,亏本不说,还被同行笑话,全世界十年都用不完。
“这个恐怕不行,我这边也有很多事抽不开身,不过两位专家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倒是可以帮帮忙。”李暮想了想道。
闻言,闻专家和秦专家两人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没有实地考察,即便李暮肯帮忙,效果也肯定会大打折扣。
但两人也没有强求,继续和李暮讨论起顶吹氧气转炉的技术和设计问题。
直到天色擦黑,快到吃饭的时间点,两人才相继离去。
……
时间一晃而过,京工院提前毕业考试的余波,也在即将要召开的钢铁工业全国交流大会面前变得微不足道。
没有等到开会,来自各地的教授专家便约上三五人,在学校里面边走边谈,畅论中外的钢铁冶金发展。
每每能吸引很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