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继续道:
“目前玄鸟-1直升机发动机的研发,基本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
“所需要的精密零部件,也能通过3+2轴数控铣床制造出来。”
“不过因为技术和材料上的一些不足,最后的功率可能会低于我们设计的标准。”
他说完后,看向李暮,等待着他的回复。
其实这个问题本来他们并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
功率不足,大不了降低直升机的整体重量。
然而在拿着设计图左看右看,研究了大半个月后。
他们发现,基本没有优化的空间。
“可以从封严系统与冷却系统这两方面做改进,同时将燃气通道部件改为耐腐蚀材料,从而增加涡轮进口温度,提升发动机的功率。”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这是玄鸟-1发动机原型t-700-ct7的改进版,t700-ge-401中的设计思路。
原本他是准备以后再慢慢拿出来的。
但既然遇到了功率不足的问题,那么这会儿提前一些时间拿出来也没什么。
“好,我回头便带着人去研究。”王石存点点头,用笔将李暮所说的话在纸上记下。
随后,他又接着继续提问。
……
一直忙到晚上。
李暮才将三个研究所的问题解决。
说辛苦,其实也不算辛苦。
问题不算难,照着资料便能轻松解决。
而且他觉得即便没有自己的帮助,给彭时录等人一些时间,也能将之解决。
“有点过于依靠我了啊!”李暮走出会议室,微微皱眉。
研究速度快是好事。
但他能一直给方案吗——好吧他能。
可这种研究状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未来,他提出的研究项目,会越来越多。
总不能个个遇到问题都要自己来解决。
那样无疑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只有让众人保持独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将自己解放出来,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
回到家中。
李暮放下公文包。
正准备去书房继续工作。
忽然听到,厨房内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
他走到厨房门口,看向正在从锅中捞起面条的王娅。
“晚上没吃饱?”他笑着问道。
王娅将面条全部放进碗里,然后淋上汤汁,递给他,道:“给你的,快吃吧,吃完再去忙。”
李暮接过面条,也没有客气,直接吃了起来。
……
待吃完之后,他才来到书房。
先拿出一张稿纸,整理一下目前的研究思路。
几个研究所的研究项目进展稳定,暂时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
“先把火电机组搞出来,解决浓缩液离心机和第二代超算电力问题的同时,还能增加国家的电力总值。”李暮首先确定首要的目标。
本来火电机组他是打算在气体离心法和高速离心机转子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再搞。
没想到后面了半个月的时间,又得知了要回来的消息,索性没有提出来,让邓家等人分心。
不过在京都也一样可以研究,倒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技术上,可以参照65年后大婴德莱克斯火电厂改进的火电机组,不过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