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29章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第429章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6 / 6)

一款坦克抗衡!”

“当然,我相信李顾问您造出的坦克,绝对能够跻身世界一流的水平!”

两人都对李暮所说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表示了高度的认可。

甚至若非时机有些不太合适,他们都想提议让李暮先改良一下59式,尽快让其具备装载这种新式穿甲弹的能力。

“您二位过奖了,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可能,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呢。”李暮淡淡一笑道。

就在他话音刚落下的时候。

一直沉吟的张研究员终于开口道:

“李顾问,请您原谅我先前的失礼,武断地认为您不具备研制坦克武器的水平和能力。”

“如果可以,我想正式加入您的研究团队,参与研制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炮射d弹。”

“我会尽我所能,协助您进行研究,为我们国家打造出能与m帝和老大哥抗衡的坦克武器!”

在他说完以后。

后面的研究人员们也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李暮的团队。

见状,李暮笑了笑,道:“感谢您的认可,不过不用道歉,都是为了国家,我能理解的。”

他还没有这么心胸狭隘。

换做是他,也不可能轻易地相信自己。

“那我们现在便开始吧,我还想听一听您对炮射d弹的想法呢!”张研究员高兴道。

李暮看了看朱雨生一眼,见其没有意见,也没有反对,继续说起关于炮射d弹的研究思路来。

……

炮射d弹的发明时间大约在50年代末期。

在这个时间点,m帝和老大哥几乎差不多一块研制出了“橡树棍”坦克炮射d弹和“红宝石”坦克炮射d弹。

然而早期的炮射d弹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包括发射装置复杂、射程和精度不足、易受干扰等等。

这些问题导致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比如老大哥的“红宝石”炮射d弹,由于其空心装药,战斗部威力并不理想,且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也非常容易被干扰,所以最终并没有能够成功。

而且由于d弹的价格实在是昂贵。

在80年代以后,炮射d弹便被西方国家逐渐放弃,转而去发展坦克火控系统和先进的光电传感器。

也就只有老大哥,还一直在坚持研制。

当然,也不是说研制炮射d弹没用。

在70年代的时候,m帝用m-602a和“谢丽登”发射的“橡树棍”d弹,能够精确地击中2000米的实验坦克,超过了当时主战坦克的直射距离。

至少在二三十年内,炮射d弹的战场威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李暮虽并不打算在其中投入太多的精力,但也还是要去研制。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