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华娱2017:从顶流作家开始> 第391章 热情的上戏

第391章 热情的上戏(3 / 4)

怀、奇异果的龚雨、以及京東的那位会重视林立的根本原因。

大众眼中的林立,有很多畅销的短篇作品,种类繁多,古言、现言,深受年轻人喜爱,他的作品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时代。

而他还有一些作品,在网络上热度并不高,却获得了很多重量级奖项,就比如繁,这部作品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除此之外,林立还通过其他作品分别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布克奖、星云奖等多个奖项。

以前她只是觉得听起来很厉害,但却觉得,相比之下类似荣耀和亲热这种作品才更好,热度高,喜欢的人更多。

可是了解后她才知道,这些奖项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地位,是上流圈层的认可。

林立的获奖作品中,类似繁,可以称之为严肃文学。

严肃文学以反映对人性和现实的思考为主,既可以写得通俗,也可写得晦涩,选择故事的标准,是能够充分表达生命状态。

在文学界并没有“严肃文学”这个概念,这是大众的说法。

而林立的大部分作品,可以笼统称之为通俗文学,以追求故事的引人入胜和煽情为主,写得通俗易懂。

通俗文学是为了娱乐大众,所以有些人也把通俗文学称之为娱乐文学。

非要说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只能说严肃文学的思想性更强,阅读门槛稍高。

还有就是经典文学,经典文学里更多的是通俗文学作品,比如四大名著、莎士比亚戏剧等。

严肃文学这个概念被制造出来最大的作用就是形成文学鄙视链,读严肃文学的人通常会毫不客气地鄙视通俗文学。

而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同时囊括两个领域,也是林立被称为天才作家的主要原因。

在文学圈里,很多人更愿意称他为怪才。

田熹薇查阅资料了解到,国内的严肃文学,是从鲁迅开始的,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他的小说创作提高了小说这个文体的文学地位,但同时也为后世严肃文学>通俗文学的鄙视链的形成埋下种子。

鄙视别人似乎是读书人的天性,发明出一个新概念,首要用途就是拿来标榜自己鄙视他人。

比如,很多人会说严肃文学的文学价值大于通俗文学。

这种思想的发酵,也让严肃文学的奖项获得者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地位。

举个直白点的例子,一个严肃文学获奖者,在面对一名封疆大吏时,对方也得客客气气应对,这就是社会地位的体现。

而这样的奖项,除了诺贝尔文学奖,林立拿了个遍!

所以林立才会成为人大力挺的门面,才会让这么多上流圈层都将他放在同等的位置去对待,给予尊重。

就比如现在,他们上戏的院长见到林立,也同样是客客气气,不会因为他的年龄而有丝毫轻慢。

这就是社会地位的体现。

所以林立的作家身份可能不如其他身份获得的收益更高,却更重要。

一开始她会想,林立这个样子是怎么能写出那种严肃文学作品,还能获得奖项的呢?

她眼里的林立阳光、温和、时而幼稚,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