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851章 原由

第851章 原由(3 / 3)

好就是布政使王畿的手笔,他的师爷乔昌福就是代替王畿出头挂名的人,而那位乔二爷就是乔昌福下面的管事负责具体,这样联系起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原本楼老二就打算这几日找个时间问问楼七关于牛头山矿山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却知晓了内幕。虽然只是略知皮毛,但得知的这些信息让楼老二很是吃惊,他怎么都没想到堂堂布政使胆子会这么大,明明朝廷已禁了开矿,他居然敢这么干,非但让自己的师爷出头开矿,还让师爷手下的人当管事,甚至出了这样的大事也不当一回事,非但不给赔偿,甚至以官府的名义强压下去,让老百姓根本就没办法。

无奈之下许多人就出去找活路,因为义乌这边有矿,尤其是牛头山的矿在崇祯三年后就复开了,大伙就去矿山那边挖矿赚钱生存。楼九家也是一样,不过楼九的命不好,在牛头山干了一年多在一次开采时受了伤,伤了后的楼九矿里的活就干不动了,只能回乡歇着。

“怎么了?有啥不好说的?”楼老二追问道。

原本笑呵呵的楼七听楼老二开口问这个事,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

楼七告诉楼老二,那次矿难光他们东塘村就折进去四个人,其中两人分别是楼井和楼五的小儿子楼岩,其他两人是三哥家的和十一叔家的两个小子,都是楼家的族人。

楼七迟疑了下欲言又止,想了想这才压低声音把楼九家的情况告诉了楼老二,反正这个事楼老二早晚会知道,自己瞒着也只能瞒一时,倒不如告诉他得了。

至于其他那些,也都是义乌当地几个村里的小伙,加起来一共有十三个人呢,这些人出事后救都没办法救,就算当时不被石头砸死,埋在矿洞里也生生给闷死了。至于矿上根本就没当回事,按照矿上的说法那是他们自己不小心自找的,何况当初上矿做工的时候矿上就说过自负的话,所以就算出事矿上也不会赔一文钱。

这一受灾,日子就难过了,东塘村也是一样,楼九家就几亩薄地,灾荒年靠种粮食很是艰难。

“小九几年前得了场重病没了,至于楼井……哎,这个事……。”

“知县来了?”楼老二一愣,他没想义乌知县居然会跑到东塘村来,自己回乡才不到两天啊,这知县怎么就知道了呢。

虽然楼老二的身份不低,无论从官职还是爵位来说远高于知县,可知县毕竟是地方的父母官,而且还是文官,楼老二也不能不放在眼里,何况他以后要在村里久住,自然不能得罪地方官,再加上刚才从楼七口中听说的关于矿山一事,楼老二心中琢磨或许能从这个知县那里打听到些什么。

想到这,楼老二站起身来朝村口方向望去,片刻就见几人进了村,朝自己这边走来。领头的一人穿着官服,岁数并不大,看起来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人还没到呢就见他笑容满面拱手朝着楼老二行礼。

“这位就是楼爵爷吧?下官义乌知县熊人霖见过爵爷……。”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