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书交还给朱慎锥,同时评价了这么一句。
朱慎锥点点头:“周王此举倒是少了朕一个麻烦,而且此事一旦发动后,有周王为证,协助宗人府也便利的多。这样,你调整一下,让吴孟明马上派人先去联络周王,由周王配合锦衣卫捉拿范毓馪等人,随后押解至京。”
说到这他停顿了下,想了想又道:“再派人私下问问周王,让他随行来一趟京师协助宗人府办案,如他愿意来,周王一行好好安排,千万不要失了礼节规矩,更需精心招待。”
“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安排,此外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就这样吧,其他的没了,尽快去办,和吴孟明交代清楚,随后你就回府歇息着,这些日子就不要再出府了。”
“臣遵旨……。”周安民领旨谢恩,起身告辞离开。
等周安民走后,朱慎锥的目光落在周王加急送来的奏书上,心情很是不错,脸上笑容更多了几分。
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周王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明白人。他来的这本奏书内容无他,正是向皇帝禀报范毓馪之事。
周王告诉皇帝,在前几日突然有一人来周王府拜访,按理说以周王的身份是不见普通人的,但因为他王府的总管太监告知周王,这个人是有名的晋商,买卖做的极大,周王虽拥有封地,整个开封都属于周王的,以周王府多年下来的积蓄,周王并不缺钱,虽不敢说富甲天下,但在大明也是属于超级有钱人之一了。
但因为之前李自成和其他流寇在河南一地的战乱缘故,周王府为配合官兵围剿流寇,再加上当时开封被围岌岌可危,周王为了保住开封城散尽千金招募壮勇和城中百姓一起守城,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仅仅此战,就几乎把周王府的家底差不多掏空了,战后开封是保住了,可周王的家财却由此散去了大部分。战后,周王还给了许诺的赏赐,这就让他手头更为紧了几分,这些日子周王一直在想办法弥补损失,而作为藩王他能用的办法并不多,除了向地方百姓压榨外,就是靠田地收入,又或者做买卖赚钱了。
周王在开封的名声不错,几代周王又是个明白人,很清楚把手伸向百姓弄银子不是什么好办法。当初大明流寇四起不就是因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么?为了找一条活路这才聚集起来造反。
何况河南一地包括开封在内这些年饱经战火之患,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现在内乱刚刚平息,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现在逼迫百姓不等于饮鸩止渴?万一激起民变反而不是好事,周王又不傻,怎么可能这么做?
至于田地收入也是有限,种地能有多少收成基本是固定的,而且还要看老天爷是否赏脸。
所以周王更看重的是王府的一些买卖,这才是弥补损失的大头。所以当听说王府总管太监说有一个晋商要求见自己的时候,周王还是很高兴的,这些年因为和蒙古的边贸再加上山东开海的海贸,北方商人尤其是晋商发展异常迅猛,假如能搭上这条线,以周王府的地位联手赚些银子是件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