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1444,拜占庭再起> 第145章 圣城凯鲁万

第145章 圣城凯鲁万(1 / 5)

第145章 圣城凯鲁万

北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突尼斯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这座坐落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地中海中部的城市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只隔着一道短短的突尼斯海峡,二者结合起来,像是一把铡刀,将整个地中海世界分为两半。

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从非洲最北端向南,从突尼斯城附近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到加夫萨附近的亚热带草原气候,再到更南端的热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囊括了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跨越农耕区和游牧区,年降水量更是从将近1000毫米锐减至不足100毫米,气候复杂多变,干湿分明。

以突尼斯城为界,向西多为半湿润旱地,向东则以半干旱草原和沙漠居多,除了昔兰尼加地区凭借着绿山山脉的阻隔较为湿润外,其余地方大多都是一片荒漠,仅在沿海平原保留着狭长的地中海气候带,适合畜牧业和旱地农业的发展。

从昔兰尼加再向东,沿海的地中海气候也消失不见,自绿山山脉到西奈沙漠之间的大片土地,都属于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包括开罗在内的绝大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超过50毫米,气候极为干旱。

当然,干旱的气候不能直接与土地的贫瘠划等号,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亦是重要的产粮区,能够承载起大量人口。

如果说两河流域是中东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对于马格里布地区的柏柏尔人来说,阿特拉斯山脉就是当之无愧的圣山。

阿特拉斯山脉西起大西洋沿岸的阿加迪尔,东至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城,横贯了整个马格里布地区,是地中海世界与撒哈拉大沙漠的分界线。

正是有了阿特拉斯山脉的阻隔,来自地中海上的暖湿气流才能在山脉北坡形成降雨,汇聚成数条河流,在山脉间中冲刷出河谷和平原。

也正是有了阿特拉斯山脉的阻隔,来自撒哈拉大沙漠的热带气流无法突破高耸的山脉,被挡在南麓,使马格里布地区免于极端干燥的困扰。

这也正是突尼斯城东西气候差距如此巨大的原因。

在阿特拉斯山脉最东段和祖鲁德河之间的谷地上,坐落着一座圣城,这座掩映在枣椰树的树荫和清真寺的投影下的城市主要由白色大理石筑成,神秘,高贵,凛然而不可侵犯。

这便是凯鲁万,北非穆斯林王朝的古都,马格里布地区的宗教中心。

在信仰逊尼派的柏柏尔人心中,凯鲁万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之后的第四圣城,他们相信,去凯鲁万朝觐七次等于去麦加朝觐一次,都能向自己侍奉的神明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为自己和家族带来荣耀。

凯鲁万城历史极为悠久,曾是阿格拉比特王朝的首都,城中有着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犹以凯鲁万大清真寺最为出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几座清真寺之一,前来参拜的穆斯林络绎不绝。

每逢逊尼派的重大节日,信徒们会不远万里前往凯鲁万圣城,在大穆夫提和各级乌理玛的带领下,举行隆重的典礼仪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