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1444,拜占庭再起> 第190章 圣提多大起义

第190章 圣提多大起义(1 / 7)

第190章 圣提多大起义

巴尔干半岛,色萨利盆地,拉里萨平原。

希腊地区多山,适合耕种的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山间盆地中。

坐落于黑海,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之间的色雷斯平原是东罗马帝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巴尔干山脉和罗多彼山脉交界处的阿德里安堡将色雷斯平原一分为二,梅里奇河和山间降水浇灌出大片良田,供养出鼎盛期人口多达五十万的“世界渴望之城”君士坦丁堡。

位于品都斯山脉以东,爱琴海以北的马其顿平原同样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三条河流穿行期间,孕育出东罗马帝国的第二大城市帖撒罗尼迦。

半岛南部的气温较为炎热,夏季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更加强烈,光照和热量的增强使南部的几片平原更加适合经济作物而非主粮的生长,葡萄酒和橄榄油成为当地的重要出口商品。

色萨利盆地是东罗马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第三大农业产区,皮尼奥斯河冲积出两块山间平原,分别是以拉里萨城为核心的拉里萨平原和以特里卡拉城为核心的特里卡拉平原,农牧业条件俱佳。

色萨利盆地西临品都斯山脉,东滨爱琴海,北部是著名的奥林匹斯山脉,南部则通过一条狭窄走廊与阿提卡半岛相连,是一个较为独立且特殊的地理单元。

相比于北边的色雷斯平原和马其顿平原,色萨利盆地无论在面积还是自然禀赋上都略有不足,无法形成如君士坦丁堡和帖撒罗尼迦这样的沿海大城市,但这块山间谷底并非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这里能养马。

色萨利盆地在古希腊时期就是著名的畜牧业基地和马匹繁育中心,鼎鼎大名的色萨利骑兵曾活跃于各大战场,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丢失黎凡特地区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后,色萨利盆地成为了东罗马帝国仅剩的马匹中心,如果好好整治一番,仍旧大有可为。

可惜的是,后来的东帝国诸皇整日忙着内斗,没有精力也没有欲望将色萨利盆地进行系统性开发,导致拉丁殖民者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这里,用西欧封建制度将这里强硬地分割成一块块家族领地,导致希腊南部持续衰落。

拉里萨城北,色萨利军马场。

绿草如茵,大河如缎,一群群健壮的马匹在草原上奔驰,近处是马场的围栏和屋舍,远方是白雪皑皑的奥林匹斯山。

奥林匹斯风景美如画,以撒的随员们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望向远方的白雪山峰,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收复巴尔干领地后,以撒参考各位专业人士的意见,为各个地区制定了详细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色雷斯直辖区主农业,下色雷斯平原负责供养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梅里奇河和罗多彼山脉以北的上色雷斯平原作为帝国北部的第一道屏障,交给克尔贾利军区管辖。

南马其顿大区与之类似,利用马其顿平原的农业产出供养帖撒罗尼迦城,再通过帖撒罗尼迦城的工商业产出反哺农业。

摩里亚大区主要发展经济农业和配套的纺织业,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