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拉古萨易帜
巴尔干半岛西北海岸,拉古萨共和国。
拉古萨共和国是一个以拉古萨城为中心的意大利式城市共和国,整个国家从政府组织到行政构架处处向意大利邦国靠拢,具有非常浓厚的拉丁色彩。
然而,这个小邦国的主体民族是克罗地亚人,主流语言是克罗地亚语,官方信仰是天主教,但民间宗教非常紊乱,除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这两大派别外,还有不少被排斥在主流教派之外的小教派。
拉古萨城位于亚德里亚东海岸的正中心,是巴尔干地区和意大利地区沟通交流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商贸频繁,地理条件极其优越。
由于与意大利地区距离很近,拉古萨人很早就受到了意大利城邦共和思想的熏陶,建立起城市议会,各级官员名义上也由议会选出。
拉古萨共和国最初诞生于匈牙利和威尼斯的陆海争霸中,依靠陆权大国匈牙利的支持赶走了威尼斯殖民者,并将周围的部分沿海领土纳入统治,面朝大海,背靠大陆,在意大利和巴尔干的商贸活动中迅速崛起,经济繁华,文化昌盛,人口多达五万,被称为“南斯拉夫人的雅典”。
自此,拉古萨共和国确立了自己的国家方针,依靠巴尔干半岛上的陆地强国,对抗咄咄逼人的海洋霸主威尼斯。
随后的一百多年里,巴尔干半岛风云迭起,各大强权如繁星般忽明忽暗,拉古萨共和国先后向匈牙利,塞尔维亚和奥斯曼臣服,换取他们的庇护。
可是,几年前,奥斯曼败逃,匈牙利内乱,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更是濒临分裂,拉古萨人惊异地发现,放眼整个西北巴尔干,竟然再也没有一個可以供他们依靠的陆地强国。
于是,他们不出所料地再一次被威尼斯占领了,被迫签下了不平等条约。
对于一个依靠海洋贸易的商业共和国来说,躲避在他人的羽翼下根本算不上丢脸,如果操作得当,拉古萨的商人们还能得到不少利益。
几十年前,拉古萨共和国就在奥斯曼帝国那里获得了不少贸易优惠,大力插足巴尔干商贸和亚德里亚海贸,不仅没有因为奥斯曼的吸血而衰落,反而日渐繁华。
几年前,当威尼斯大船来航时,他们也是以东地中海商贸优惠打动了拉古萨的商人议会,这才使他们签订了条约。
实际上,拉古萨共和国跟了威尼斯后,贸易收入同样突飞猛进,在埃及,黎凡特和爱琴海诸岛屿都建有商馆和贸易站。
然而,随着圣提多起义的爆发,威尼斯共和国和东罗马帝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正式打响,东地中海顿时成为惨烈的战场,拉古萨共和国每十艘前往东地中海做生意的商船中,就会有三艘被击沉或是俘虏,还有三艘迫不得已向海盗上缴沉重的过路费,方能安然离开。
以伤换伤,以血换血,这对国土广阔且有外来黄金注入的东罗马帝国来说算不上什么,对两百年积累且坐拥小半个波河平原的威尼斯共和国来说也还能接受,但对本土极其狭小,完全依赖商贸利益的拉古萨共和国来说,这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