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1444,拜占庭再起> 第207章 开罗之曜

第207章 开罗之曜(1 / 6)

第207章 开罗之曜

地中海南岸,斯法克斯城。

斯法克斯城位于加贝斯湾西侧,是原哈夫斯王朝的第四大城市,距离迦太基城和凯鲁万城都不远,可以在海陆贸易中分一杯羹,经济发展一直不错。

由于气候原因,斯法克斯城的年降水量为四百毫米左右,刚好位于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上,斯法克斯城以农耕为主,再往南则以游牧为主,泾渭分明。

八年前,由于战争的影响,斯法克斯城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衰落中,人口星散,百姓流离,农牧业发展陷入停滞,商业收入锐减。

哈夫斯王朝灭亡,东罗马帝国收复阿非利加地区后,斯法克斯城成为第一个接纳凯鲁万派的城市,经历丧乱后仍愿留在城中的两千余名软骨头们大多在战战兢兢中接受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向皇帝效忠。

随后,将近一千名近卫军家属和行政人员家属被安置在斯法克斯城中,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第一批正教移民。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正教移民自昔兰尼加和巴尔干地区而来,他们中有些是希腊人,有些是斯拉夫人,还有些是改信正教多年的柏柏尔人,他们在这里购买农奴,建立庄园和牧场,填补原住民离开后留下的生存空间。

斯法克斯城的执政官名叫吉斯凯,是最早跟随以撒南征北战的元老之一,此前担任近卫军第一军团的军需官,在的黎波里会战中被砍断了左手,退役后被提拔为斯法克斯城的执政官。

吉斯凯是个阿尔巴尼亚人,不过很早就应君士坦丁十一世之邀,跟随族群迁移到了摩里亚地区,在当地安置下来。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吉斯凯没有传统老罗马人的骄傲和排外,对柏柏尔人并不歧视,对以撒的民族同化理念十分认同。

于是,当其他执政官为了省事或是为了经济发展而将柏柏尔人和正教移民分区居住时,吉斯凯执意将他们混合打散,常年奔波在调和矛盾的路上,刚柔并济,搞得有声有色。

最开始,不少阿非利加地区的官员们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舍得让柏柏尔穆斯林改信正教,贪图他们每年上缴的双倍赋税,明里暗里对改信一事加以阻挠。

但斯法克斯城的吉斯凯显然不同,军人出身的他不太在乎财政收入,不仅没有在改信之事上设置障碍,还对此大开绿灯,在城市和大型乡镇上设立了办事处,专门负责凯鲁万派穆斯林的改信事宜。

由于早年间常年跟随在以撒身边,吉斯凯对以撒的政治思想有些感悟,不太在乎改信的柏柏尔人是出于真心还是单纯地不想缴纳双倍赋税,也不太在乎他们是否还会在背后暗地里进行逊尼派的宗教祈祷。

先把名分确立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

在语言文字上面,吉斯凯也严格执行了中央的命令,允许底层人民暂时保留自己的语言,但想要从政,从军或是从商就必须学会希腊语,官方文字一律以希腊文为主。

于是,七年过去,斯法克斯城虽然在经济上一直不温不火,但却是成为了宗教同化政策最成功的一座大城市,常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