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清要完> 第354章 南洋新军驻京办主任翁同龢(求订,求票)

第354章 南洋新军驻京办主任翁同龢(求订,求票)(2 / 3)

岩的目光转向了翁同龢,他是从北京过来的,如果一开始就存了投靠罗雪帅的心思,肯定会多搜集一些北京城内外的消息。

翁同龢迎着罗雪岩的目光道:“雪帅,在晚生离开北京之前,僧王的新军前前后后招募了三万七八千人,其中步军三万有余,都是从直隶招募来的壮丁,一个月给足白银一两五钱、米面五斗,训练打掉的火药、枪子,磨坏的衣裤布鞋,都由朝廷报销。”

罗雪岩点点头,这待遇可以了!

现在南洋陆军和太平上军的基础月俸也不过是银元三块、米五斗。当然了,训练的费也都是走公账的。

“至于骑兵,则都来自科尔沁草原,是僧王的嫡系!”翁同龢又道,“人数约有七八千,分正兵辅兵。其中正兵五千,一人双马,两名骑兵还配有一名辅兵。

正兵的月俸是白银二两,一匹战马外加一两五钱马料钱,辅兵也是一两五的月俸。另外,骑兵的正辅兵一月还有五斗米面,一匹战马一个月给三百斤牧草。”

“老吴,算一算。”

罗雪岩笑着对吴健彰道。

在罗雪岩整顿了江海关,又制定了一套督军府、江海关、汇丰银行三方互相监管的收钱法度后,吴健彰就重新成为了江海关监督,同时也是上海督军府的大管家,算账的事儿找他准没错。“算好了,”吴健彰道,“单算兵丁、战马的销,宛平新军一个月要用银七万三千七百五十两,耗粮约十九万斗,耗费牧草三百万斤如果把粮食、牧草都折色,宛平新军一个月起码得出去十一二万两,军官、器械、子药、营长、车马、民伕等种种开销再加进去,宛平新军一个月起码十五六万两的费,一年就是小二百万两。

另外,要把这三万七八千人招募起来,再用马匹、枪炮装备起来,至少得一次开销出去两百万两。”

一次性开销两百万,一年的维持费又是两百万!

也就是说,咸丰至少已经为这支新军开销出去四百万两了.如果东南财源之地还在,大清朝廷勒一下裤腰带,这笔银子总是能挤出来的。可如今大清东南财源已经让罗耀国、杨秀清、洪秀全、左宗棠、曾国藩给分了。

这也就难怪咸丰要动八旗老爷的铁杆庄稼了,不动一下,他的日子过不下去!

“砸了这么多银子练出来的宛平新军,如果不能牢牢掌握在旗人手里,皇上能放心?”罗雪岩淡淡一笑,“可别说什么僧格林沁是皇亲国戚我也是!曾涤丈还抬了旗!至于什么蒙满一家,如果我没记错,僧格林沁可是个孛儿只斤吧?蒙古大汗仿佛也是做得的!

所以把京旗丁壮编入宛平新军,用八旗兵看着直隶和草原的练军,是不是很应该啊?声甫,你说呢?”

“雪帅说的极是!”翁同龢点了点头,“其实朝中已经有不少人对雪帅、曾大人、左大人、江大人等几位带兵的大人不放心了。”

“都是些什么人?”罗雪岩问。

“大多是些自命清流之人,”翁同龢道,“还有一些满洲亲贵。”

罗雪岩笑道:“他们和令尊的关系都不错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