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鬼王啊。”
她又说:“你还记得皇宫正殿后厢房里的一对神像,那长翅膀的,是鬼王座下的夜叉鬼,还是空行夜叉,另一个朱发绿眼的则是罗刹鬼,壁画上画的都是冥界投胎托生的仪式,是那些前世业障未消的人死后在炼狱中受刑的场景,城中的这些神龛也是,就跟金陵城里随处可见的土地庙一样,是供百姓祈福祝祷,镇守一方用的。”
鹤青沉吟半晌,说道:“既然后黎国是信奉鬼王的,那为何李启彻会接受西王母的召见,还爱上一位.天界的仙子,这不是与他的信仰不符吗?”他提及这个和夜漓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仙子,眉头微攒。
“我猜他应该是因为别的原因才上昆仑山的,”夜漓说:“而且所谓的信仰相冲,本就是世俗的偏见,其实各界之主,本身是没有龃龉的,尤其是冥界,那里是大千世界的终点,所以更有些遗世独立的意思,凡人中有的恐惧死亡,所以提及鬼王啊,冥界啊才会觉得晦气,其实死亡本身就是因果循环,轮回报应中的一节,乃是自然规律,无可避免,这么想想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夜漓寻思,既然后黎国信奉的是鬼王,那就不可能没有供奉洛梓奕像的地方,那应该是个地标建筑。
老胡插嘴道:“后黎国信奉鬼王是有原因的。”
夜漓道:“哦?什么原因?你说说看。”
“你们还不知道后黎国的来历吧?”老胡得意洋洋地卖弄道:“相传上古时期,部落割据,各自为政,物资匮乏,常常因为食物、水源、地域划分等问题引发战争,后来一个名叫岐虞的部落联合各部族统一中原,建立了岐虞王朝,但立国没有多久,岐虞王就死了,自此之后岐虞国就一直信奉鬼王,但这个传统的由来已经不得而知了。”
夜漓想,岐虞国信奉鬼王当然不奇怪,毕竟鬼王的本尊就是他们曾经的主君,一代传奇君王忽然身死,怪谈变成谣传,谣传变成奇闻,奇闻演化成传统。
“当时岐虞联合的众部族当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叫九黎部,岐虞王去世之后,九黎部便接替他执掌中原,后来的黎国和后黎国也与九黎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黎国建立之初,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信仰也是各式各样的,所以岐虞旧民信奉鬼王的传统也一直延续了下来,中元节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就跟中原的除夕、中秋一样重要。”
“到了后黎国时代,国运日下,被中原崛起的其他政权驱逐,后黎的君王不得已在西域重新建国,西域虽然地域广阔,但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后黎国子民深受风沙侵袭之苦,严重的时候,全年颗粒无收,百姓断水断粮,饿殍偏野,但是慢慢地他们发现只要虔心祭拜鬼王,这一年的沙害就会减轻不少,粮食收成也会随之提高很多,所以后黎国中后期,信奉鬼王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了。”
夜漓惊奇得眯起眼,还有这事?鬼王镇恶鬼、平业障、渡冤魂、守轮回都来不及,还管治沙呢?那洛梓奕也真是够忙的。
他们穿行在后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