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就苏晨目前看到的,随着时代越发展,年味也就越淡。
“看得出来,大家对此很疑惑,之所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原因有很多。”
“其一就是大家长大了,现在过年最快乐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好吃的,摆在眼前。”
“长大后,需要钱买年货,摆在孩子面前,还货比三家,谁更便宜。”
“小时候,最爱拜年,家家户户跑一遍,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你是领红包的那一个。”
“长大后,最怕拜年,家家户户来小孩,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你是发红包的那一个。”
“小时候,过年到处疯玩。”
“长大后,过年老板给你发微信,方案有调整,赶紧修改。”
“小时候,吃完年夜饭,两手一甩,出去放炮。”
“长大后,吃完年夜饭,挽起袖子,洗堆成山的碗和盘。”
“小时候,拜年时,新衣服就摆在床前。”
“长大后,你在想,给孩子和爸妈买了,自己的衣服不够钱。”
“于是不得不安慰自己,算了,穿去年那件吧,也挺新的。”
苏晨对这一点感受最明显,他以前过年的时候还可以经常收红包。
但现在长大了,就没有亲戚给他发红包了。
相反,他还要给亲戚的小孩子发红包。
各朝的老百姓对此深有感触,也渐渐有些理解后世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感觉年味变淡了。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小时候,你是感受年味的人,到处是伱可依靠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但长大后,你就是制造年味的人,你成了别人依靠的人。
这也难怪,累的人都不想过年,而感受年味的人却一年盼一年。
“第二个原因是留在家乡的人少了,亲戚朋友难以聚在一起。”
“原来在乡下,过年走亲访友都要好几天。”
“但是不管多难,都要去,谁家要是没有去,就有意见,就会认为亲戚疏远了。”
“现在很多人都进城了,真正留在农村过年的,也很少了。”
“每逢过年,大家也会走动,但是时间不多,开车到处拜年。”
“走到亲戚家,喝一杯茶,聊几句,就赶往下一家。”
“家家户户的年轻人,都很忙,大家也能理解。”
“有的人,依旧会回乡下过年,但是乡下的人越来越少了,儿时的玩伴都聚不拢了,亲戚也难以相聚。”
“感觉家乡没有了年味,后来,一些老人也习惯了在城里过年。”
嬴政:从乡下搬到城市就面临这样的情况,那主播老家隔了上千公里,想要回老家过年就更难了。
要是不在一个地方的话,过年想要走动就不容易了。
慢慢的,时间一长,家乡也就没有了年味。
不过他的大秦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老百姓过年一直很有年味。
主要也是亲朋好友离得不远,过年的时候串门拜年也比较容易。
“第三个原因就是亲戚变成了某种仪式上的座上宾,平时交往少了。”
“交通比以前更发达了,但是亲戚互相走动的时间更少了。”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工作很忙,假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