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里依然播放着《恭喜发财》,大街上红红火火的对联又挂了出来,春节晚会照常开启,但大家对过年的期待越来越小。”
“所有的愿望在平常满足,年味平均到了每一天,过年的期待也越来越小。”
“家乡的味道少了,年味也就淡了。”
“在城里过年的人,回到乡下去拜年,往往亲戚家拿出来的年货,也和城里一样,感觉不到家乡的年味。”
朱元璋:这个咱最有发言权,小时候盼望着过年可以吃点好的,但长大了当了皇帝,什么山珍海味都吃得到,反而没有小时候那么盼望着过年了。
小的时候,家里穷,他经常饿肚子,就只有过年那一天才能吃饱饭。
也正因如此,他小时候经常盼望着新年快一点到来,这样就不用饿肚子了。
但自从他当了皇帝,不仅不需要担心吃不饱的问题,还可以天天吃些山珍海味。
不过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再也没有小时候那么期待过年了。
现在后世的情况也是一样,后世的生活条件好了,不用等到过年那一天吃香的喝辣的,对于过年的期待自然也就越来越小。
他觉得也许并不是年味变淡了,只是满心的期待终究敌不过时间,那个能从过年中找到快乐的人已经长大了。
“第六个原因,总是感觉假期不够用,尤其是远游的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跨越几个省去工作,也是平常事。”
“因此,过年的几天假期,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在路上就耗费了两三天,回到家就是停留一两天,就不得不赶紧回公司,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亲戚家拜年。”
“还有的年轻人在外地过年,父母也随着去了外地,家乡的老家就大门紧闭。”
“有的亲戚,都几年没有见面了,恐怕见面也感觉很陌生,不敢相认了,一点共同语言都没有了。”
“因为平时交往少了,就越来越不想交往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远游,因此过年就难以相聚。”
“一些在远方打工的人,对家乡的亲朋好友都疏远了,在外地建立了新的人脉圈和朋友圈。”
各朝古人仔细一思考,发现确实如此,距离的问题的确不容易解决。
他们要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有亲人在千里之外,即便他们过年的时候想去拜年也去不了。
最后时间长了,和亲戚长时间不联系,关系也就慢慢淡了。
他们已经发现,后世的人喜欢跨越上千公里去求学或是工作。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再方便回家过年。
如此一来,年味自然也就慢慢淡了。
或许,这就是后世发展带来的烦恼吧!
“第七个原因是通讯发达了,网上拜年的人多了,拜年的仪式越来越简单。”
“过年过节,越来越多的人网上交流,而不是现实生活中互相走访。”
“亲戚们建一个微信群,大家在群里发红包送祝福,拿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
“过年的时候,在微信群里发红包,抢红包,一个年就过完了。”
“和自己的长辈交往,也是发一个微信红包,说几句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