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71章 富贵词人晏殊

第471章 富贵词人晏殊(5 / 5)

自己的建议写好后,连同那个小纸片装在一起呈给宋真宗。

可是,即使如此谨慎小心之人,也难躲朝堂中的风雨侵袭。

宋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因赵祯年少,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

刘太后对晏殊也十分认可,再次升迁,成为当朝宰执之一。

晏殊跟随宋仁宗巡视玉清昭应宫,着急出发,却看到自己的随从正慢慢腾腾地来送手板。

晏殊忍不住火冒三丈,接过手板顺手一甩,当场敲掉了随从的几颗门牙。

这一下被人抓到了把柄,弹劾他的奏章一封接一封,他也理所当然地被外放出京。

起初,朝廷让他出知宣州。

可能皇帝与太后顾念旧情,旨意未出就又改任距京城较近的应天府。

一般被贬文人,都会留下无数首凄婉哀怨的诗词,以发泄心中的愤怨。

而晏殊则凭着一股超出常人的自制力,没有像他人一样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而是收拾心情,努力适应新的生活。

正因为晏殊的这种心态,虽是贬谪外放,他却依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应天府任上短短两年时间里,他致力兴办教育,扩大应天府书院规模。

为了兴学,他将范仲淹邀来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他们意气相投、交往融洽,常常在一起以月助兴,以诗下酒,好不潇洒快乐。

两年后的晏殊再度回到朝堂,正式成为宰相,又一次立于云端之上,平稳地过了十几年。

然而,世事怎容他如此顺遂,一篇墓铭,又将他推上风口浪尖。

那一年,李宸妃去世,晏殊受命写墓铭。

这个墓铭十分棘手,因为李宸妃虽是宋仁宗亲生母亲。

可仁宗一出生就由刘太后抚养,真相隐瞒了这么多年。

晏殊怎敢轻易揭开,只好隐晦地写了几句,这就为之后的贬谪埋下了隐患。

刘太后驾崩,仁宗的身世就被人挑明,晏殊就成了他出气的最佳人选,再次被贬出京。

人到中年,再没有年轻时的无所畏惧,他的诗中也有了一丝压抑。

他依然努力地掩藏着心情,只是借用别人的故事,倾诉着自己的伤心。

同一个理由,在十年后,又一次让晏殊被贬,外放到颍州。

此时的晏殊已经年过甲,没有了年轻时的希冀,也没有了中年的怨怼,反而多了一份旷达和苍凉。

或许,宦海沉浮几十载,让他已经看透了一切。

这次的外放几乎占据了他整个的晚年生活,直到晏殊病重才回京医治。

仁宗对他仍以宰相的规格相待,不日晏殊病逝,仁宗特为他辍朝两日。

纵观晏殊一生,看似平顺,实则波涛汹涌。

所有人前的风平浪静,都是他在人后的咬牙坚持。

晏殊用一生的咬牙坚持,换来别人眼中的云淡风轻。

不要羡慕他有多么幸运,有谁知道他背后的艰辛。(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