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79章 唐宋八大家苏辙

第479章 唐宋八大家苏辙(5 / 6)

“李清臣主持考试,出题批驳元祐政事,苏辙上书反对哲宗想要恢复熙宁新法之意。”

“哲宗看完苏辙的奏疏后,认为苏辙用先朝皇帝比成汉武帝,心中不愉快。”

“因而苏辙被贬谪知汝州,在元丰诸臣的集体攻击下,苏辙再被贬知袁州。”

“苏辙在汝州有政绩,等到离去的时候,百姓父老流涕哭泣相送数十里。”

“元符元年,苏辙到达循州,先是寓居在城东的圣寿寺。”

“钱购买当地民房,大小共十间,简单修修补补,勉强躲避风雨。”

“北边有块地可以种植蔬菜,有水井可以用来灌溉,于是就和苏逊带着锄头在其间劳作。”

“几个月后,各种蔬菜诸如韭菜、葱葱、芥菜和葵等坌出地面。”

“苏辙自己萧然其中也没有什么其它事情,只是循州人少,没有可以聊天的人。”

“有位姓黄的老人,他家是官宦读书之家,家中有书。”

“苏辙偶尔从他家借一两本书来阅读,但自己也年老目眩,不能长时间阅读。”

“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辙因此量移为永州。”

“元符三年,宋徽宗感念苏辙富有艺文也曾经参与机务政事,现在居荒裔已有些时候。”

“于是将苏辙召还,仍居太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允许任意地方居住。”

“因为在许州有田地,因此苏辙便前往许州居住。”

“宋徽宗赵佶任用右仆射蔡京执政,苏辙被降职为朝请大夫。”

“此后他在许州修建房屋,一直在许州居住,自号颍滨遗老。”

“苏辙在许州居住了十三年,闭门谢客,以深居著书作为乐事。”

“谢绝宾客,绝口不谈时事,心中有感也只是寄寓于诗文之中。”

“自作传记一万多字,整天默默地坐着。”

“政和二年,苏辙卒,享年七十四岁,谥号文定。”

“绍兴中,因为长子苏迟地位高贵而再追赠苏辙为太师,封魏国公。”

陆游:笔下兴亡,苏辙眼中的文人与大宋命运。

皇帝被这份手足情深感动不已,再加上王安石等大臣的求情,苏轼最终逃过一劫,被贬到黄州。

但他自己也受到牵连被贬,可他并无半分委屈,只要哥哥无事就好。

苏轼一生漂泊不定,一处还没落脚又被贬到别处的情况时有发生。

期间照顾,护送嫂子侄子的责任他都默默扛在肩上。

身为弟弟,他替苏轼承担了太多世俗生活中的不堪。

其实苏辙一生并不富裕,大多数时候也都是当些小官俸禄微薄,况且他自己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苏辙一生专情,只有一位夫人史氏,没有纳过小妾。

他的夫人一共给他生了三子七女,其中两个女儿夭折也还有五个。

苏辙对子女很负责任,据说为了给他的小女儿凑嫁妆,把在河南购置的土地和房屋都给卖了。

晚年,他选择了颍川定居,把三个侄子也接来一起生活。

此后的十多年间,不问政事,只带领子孙们种田。

闲暇之余著书,参禅静坐,死后由子孙和哥哥苏轼葬在了一起。

至于文学,苏轼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